純粹的內地電影在hk放映,票房都不會太高。
怎麼說呢,hk電影比內地發達太多,市場也要成熟的多,這是客觀條件,最關鍵的,hk人不太欣賞內地商業片。
內地的商業片在hk賣不出去,當然,《少林寺》那是bug,沒得比。
hk電影最繁榮時期,一部電影只要拍出來,幾乎不存在虧本,因為龐大的亞洲市場幾乎全由hk佔領,當然,本埠如果能創造票房奇蹟,賣片的價格也會更高。
94年之後,hk電影逐漸下滑,尤其是2000年之後,hk本埠的票房已經不再是東南亞市場的前哨站,很多電影根本賣不出去——沒有大明星加盟的話。
這也是hk演員片酬比內地演員普遍高一倍的最主要原因。
演員片酬跟你能創造多大的票房直接掛鈎,hk演員參演,就能賣出外埠版權,那理所當然的,他們的片酬就要高一些。
內地演員就尷尬了,尤其是新生代,內地影片除了內地,很少能賣出外埠版權的,觀眾就認那幾張臉!
這也是很多內地演員喜歡參演hk電影的原因,瘦死的駱駝比馬大,hk導演跟東南亞的那些院線還是有聯繫的。
許輝比較獨特,他是韓國偶像團隊出道,粉絲遍佈全亞洲。
他的第一部電影《繡春刀》,原本只是照例在hk院線放映,誰知道三個星期就搶下了800萬的票房,已經排進內地班底hk票房前十名了。
這次的《那些年》更猛,上映兩個星期,直接創下了新紀錄,按照這個趨勢,很有可能闖進hk影史票房前五十名!
hk本埠市場雖然不再是東南亞市場的晴雨表,但怎麼說也是曾經的霸主,短短兩個星期,已經有十幾個國家向許輝工作室傳遞了引進放映的想法。
這特麼都是赤果果的金錢啊!
按照每個國家最低20萬美金的引進費來算,至少能創造300萬美金的外埠收益。
雖然比不上李蓮傑、周閏發、大哥成那麼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可這部電影是由許輝主演的,一旦許輝真的被亞洲市場接受,那他的地位可想而知。
90年代,大哥成就敢花費一億港幣製作一部電影,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在日本有着非同尋常的票房號召力!
亞洲市場打開了,那就代表着許輝稱得上地區性的明星了。
嗯,國際巨星!
這地位能跟以前一樣嗎?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明面上創造了5億的票房,華藝、光線各分走屬於自己的收益,工作室賺了接近5000萬。
這些只是內地票房分賬,除此之外,海外收入、電視播映權、dvd版權包括貼片廣告的後續分紅,這些加在一起至少為工作室帶來了超過一億的純收入。
一部電影,純利潤超過一億!
這在中國影史上都十分罕見。
所以,公司眾人面對許輝的時候,才會顯得那麼尊敬——這尼瑪是活生生的財神爺!
就好像徐光頭《泰囧》之後,整個圈子看待他的眼神就不一樣了。
他還只是在國內市場爆了一把!
……
許輝倒沒怎麼把《那些年》的收益當回事。
他經歷過國產電影瘋狂時期。
《致青春》宣發成本3000萬,票房七億
《煎餅俠》製作和發行成本為5000萬,票房過十億;
《泰囧》宣發成本6000萬,票房十二億;
《夏洛特煩惱》宣發成本5100萬,票房十五億;
《羞羞的鐵拳》宣發成本7000萬,票房超二十一億;
跟這些電影比較起來,《那些年》這點收益算得了什麼?
所以,在黃文這些人眼裏,愈發覺得許輝神秘起來。
到底是什麼讓這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保持謙遜?
「文哥,我都跟你說了,五億票房真的不算什麼,我估計《建國大業》都有可能超過這個票房!」
許輝翻了翻白眼,說實話,他真受不了合作夥伴變成了下屬。
「…」
這三人還是一臉的不相信,許輝又舉
第五十五章 現狀(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