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這部電影受到了很大的關注度。
遠超過了許輝之前的電影。
很正常,畢竟他現在已經是奧斯卡級別的導演,某種意義上說,他已經是滾滾級別的存在了。
如果換了其它導演,可能還要糾結會不會不上檔次?
畢竟身份、咖位變了,如果再出手,肯定不能含糊。
所以,做大導演真的是一件痛並快樂着的事情,一方面你能享受到大眾的注意力,可是,另一方面,大眾對你的要求會提高。
基本上,拿了一次奧斯卡,他們會希望你再拿一次。
張一謀的《英雄》為什麼會被罵的那麼狠?
除了因為電影本身,更主要的是因為他是張一謀!
你想想連奧運會開幕式都能被人罵,還有什麼能說的?
這其中不乏有組織的刷惡評!
還有,千萬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
陳愷哥《霸王別姬》後,信心滿滿執導了《風月》,然後折戟戛納,不僅如此,電影還被禁了…
許輝可不敢做陳愷哥…
……
《驢得水》的故事緣來是一則未經考察的笑話:甘肅某個缺水的民辦學校希望能養一頭驢挑水,可學校經費緊張沒有養驢的錢,於是校長便虛報了一位名叫「呂得水」的教師,用「呂得水老師」的工資來養驢;當上級領導來檢查,要見這位「呂老師」的時候,大家只能編造各種藉口搪塞。
當然,這麼赤果果的拍出來,肯定沒法過審!
所以,劇本創作的時候把背景改成了民國,主題也由批判教育制度,引申到了對知識分子的批判。
一個好的創作者發現一個好的故事題材,就會儘量把故事中能夠合理發展出的矛盾衝突推倒極致,因為矛盾衝突越極致,其表達的思想也就越極致,能反映出的人性也就越深刻;反過來,表達的思想也受故事的約束——絕對不會脫離故事、脫離矛盾衝突、脫離人物邏輯,而借人物的口去硬生生地傳達編劇導演的思想。
《驢得水》四位主角,孫校長、周鐵男、裴魁山還有張一曼
銅匠還有特派員並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主角。
簡單分析一下。
孫校長,他的夢想是開展鄉村教育,他在貧瘠的高原始終幹勁十足。他可以不在乎兒女傍身,投身教育,當強權來臨時,他也可以不顧一切,犧牲同事甚至女兒的幸福去成全自己的夢想。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以他理解錯了這句話,直接成了「成大事者,一味妥協」。犧牲一切,是勇氣,把底線也犧牲了,是沒骨氣。
這樣的演員,許輝當然覺得吳鋼挺合適的!
裴魁山,他在剛開始,不計較一曼的過去,發自內心地欣賞她的可愛,覺得她的調情是情調。到後來,他指責一曼的過去,發自內心地辱罵她的放蕩,覺得她的調情是輕賤。
他是一個以自己利益為導向的人,往往擁有雙重標準。你讓他得到,他覺得你好,你讓他失去,他就恨你。
想了想,許輝覺得富大龍挺適合這個角色的。
簽了人家三年,也沒給啥好角色…
周鐵男,典型的年少輕狂!
越崇尚力量的人,在更強的力量面前,越不堪一擊。有勇無謀的衝動,在被子彈擦臉而過之後,變成了自以為聰明的懦弱。他不敢對有槍的大爺吱一聲,卻能夠對佳佳大吼,那一段打入敵人內部的謬論可笑至極。
原本這個角色是要給老胡的,因為某些原因,老胡沒能加入輝文,索性就把這個角色給了周易圍…
張一曼,一個具有超前性觀念的獨立女性。性在她眼裏是玩樂,在別人眼裏是交易,亦或是契約。她可以做到拔屌無情,別人做不到。得不到她,就要野蠻地毀滅她。她過於天真,當理想國崩塌的時候,精神防線就容易被摧毀。
這個角色很有張力!
她睡服銅匠留下來拍照,利用自己的身體換取集體的利益,大家沆瀣一氣,沉默不語;
銅匠的老婆尋過來鬧事,為了集體,大家逼迫她站出來頂事;
銅匠為了報復她狠心的拒絕,看着她被罵、被打、被剪頭髮才滿意,大家於心不忍卻無能為力;
番外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