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直愣了片刻,如夢初醒,臉上發燒,無地自容。他原本以為孫策是故意刁難盛憲,欲行誅心之舉,現在才知道孫策是真的想糾正盛憲那些不合理的理念,比如文武之別。作為一個重武事的家族,沈家尤其不能接受這一點,只是他們沒有孫策這樣的實力,也沒有孫策這樣的勇氣,不敢於向世家發起挑戰。
「將軍,我明白了。」沈直拜伏在地,伸手取過盛憲的文稿。「我這就回去請盛君重寫。」
孫策示意沈直不要急着走。「嗯,下次你就不要來了,讓他自己來吧。有些話,我能說,你未必能說,夾在中間反而不好做人。」
沈直感激不盡。孫策太體貼他了,他夾在中間的確很難做。
「伯平,對這件事,你自己怎麼看?」
沈直苦笑一聲。對這件事,他的感觸比誰都深。憑什麼讀經就不能讀兵法,武人就低人一等?論學問,他不比那些人差,否則盛憲不會將女兒嫁給他。就因為沈家通曉武事,沈家在吳郡一直擠不進前列。原因很簡單,世家要想出頭,除了擁有雄厚的財力之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出仕做官。出仕需要別人的提攜,尤其是州刺史、郡太守的推薦。沈家因為好武事,這些機會就比別人少很多,因為州郡往往會優先挑選通經的儒士,有意無意地跳過沈家。
一個家族,不管有多麼勤勞,有多麼節約,如果不能在官場上佔據一席之地,終於只是一方豪強,無法迅速提升層次。做官不僅有人脈,發家致富也更快。太守的正式年俸就是二千石,相當於五六百畝良田的收入,更別說還有其他的收入。種地還有豐年、歉年,做官卻是旱澇保收。出一個二千石,相當於擁有兩千畝良田,甚至更多。
仕途受阻,對於一個家族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對於沈家這種曾經躋身前列的家族來說尤其如此。沈家這些年也有做官的,可是和陸家、顧家相比,從數量到級別都遜色不少,家道有中落之勢。作為大宗嫡子,沈直的壓力很大。
「將軍,我也不贊成這種觀點,但世事如此,我也無能為力啊。」
「是啊,世事如此,一個人的力量畢竟不夠,所以我需要更多像你和子正一樣的俊傑幫助,幫助我改變這重文輕武的不良風氣。江東弟子多才俊,又多文武兼備之人,你我同舟共濟,不僅可保江東太平,席捲中原、匡濟天下也不是難事。想當年項羽憑江東八千子弟兵滅暴秦,何其雄哉,我雖不敢與他爭雄,卻相信江東子弟一樣可以再創輝煌,讓中原那些書生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士。」
沈直心裏痒痒的,孫策這句話簡直說出了他的心聲。什麼是士?有擔當的人就是士。文士是士,武士也是士,誰說好武事就低人一等?
沈直拜倒。「將軍所言甚是,直不才,願隨將軍左右,效犬馬之勞。」..
孫策離席而起,扶起沈直,拍拍沈直的肩膀。「哈哈,還是同齡人好說話,是便是,非便非,有過必改,有善必從,不像那些老朽死抱着幾句子曰詩云不放。伯平,這麼說,我們之間的過節揭過了?」
看着孫策調侃的眼神,沈直很不好意思,連連點頭。「是直狂悖,冒犯將軍,還請將軍海涵。」
「行了,行了,你就別自責了,不讓我賠你家大門就行。」孫策拍拍手。劉斌走了過來,遞上了一把長刀。孫策取過長刀,放在沈直手中。「白虎山、石城山,我就託付給伯平了。事不宜遲,你今天就出發。」孫策說着,擠擠眼睛。「你丈人的事,我來擺平。對付這些老夫子,我有辦法。」
沈直抱着刀,喜不自勝,他向後退了一步,一揖到底,眼淚奪眶而出。
——
沈直回到大帳,將孫策的話轉告盛憲。盛憲沉默了片刻,點點頭,把所有的部曲都交給沈直,只留下兩個侍從。沈直是要去征剿山賊,身邊沒有信得過的部曲是不行的。
沈直拜謝,帶着這一百多人過江。甘寧讓楊宏安排船送他到對岸。盛憲站在江邊,看着沈直的身影越來越小,逐漸消失在浩渺的煙波之中,又站了好一會兒,這才轉身回營。他坐在車上,一邊走一邊想着心思,沈直轉達的那些話一直在他腦海里盤旋。
我成了抱殘守缺的老夫子?
對重文輕武的社會風氣,盛憲也不是非常贊同,否則他也不會將女兒嫁給沈直
第823章 同氣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