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小冰河時期?極度寒冷,天氣大旱,根據歷史學家談遷,寫了一本叫《北游錄》的書,書中的一段記載,可以還原小冰期時中國江南的寒冷程度。
1653年(順治十年)陽曆7月底,談遷從家鄉杭州出發,由運河坐船前往北京;11月7日,他到達天津,到18日運河就封凍了。
談遷在北京住了三年,1656年(順治十三年)陽曆3月,等到3月7日,運河開凍,他坐船南返。由談遷的記載可以推算出,順治年間,北運河每年封凍的時間長達110天,比上世紀50年代,華北最冷冬天時北運河封凍的時間還要長。
小冰河時期的氣溫極度寒冷,北方大旱,導致了田地荒廢,糧食產量驟然下降,直接摧毀明朝。老百姓沒有飯吃,自然是要造反,崇禎皇帝即位後,各種天災不斷,導致明朝失去賦稅來源。
明朝滅亡的前10多天,崇禎帝已經窮到沒錢支付軍費,哭着求大臣捐款,然而卻沒一個人肯捐。
然而,明朝不是倒霉的最後一個,也不是第一個。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五代、北宋其實也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波動時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也就是說,在明朝以前就有記載的就有四次,而宋朝是第三次。
嗯,說起這個,朱子龍似乎記的穿越前,有21世紀專家說過。科學家警告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步入第五次「小冰河期」。
持續時間長達不可思議的70年,嗯,也不知道那邊的人類現在過的怎麼樣了。
宋人對此行的寒冷有些不太適應,遼人卻好像早就習慣成自然了。看見行使團中不少宋人都在發抖,遼人卻依舊是騎在馬上談笑自若。
這讓朱子龍的分身不得不對攻遼又多了一絲理解,若是選擇的時機不對,恐怕天氣就會成為宋朝偷襲遼國的一大難題,想想後世童貫攻擊的那個時間點。麻的,好像確實是冬天左右!
果然,幾十萬大軍攻遼,對方僅僅只有二三萬人就守住了,還反戈一擊。沒有一些特殊的原因綜合放在一起,那輸的當真是不可思議的。
走到一處,卻是不知為何橋塌方了。搶修了一陣也不可能短時間搞定,使團只能露營在原地。
卻沒人意識到一場突襲,會在半夜發生。
大多數人頂着寒風趕了一天的路,早已疲乏不堪,所以就連守夜的人也睡的很沉。加上自問使團有數百近千人,又有遼兵在側,想來也是不可能有事的。
然而,有時候老天就是如此這般造化弄人!
半夜三更,只用短睡就可的朱子龍分身倒是很快發現了有些不對勁。看看遠處一些亂動的人影,心裏一緊,當下早早的搖醒林沖。
把情況一說,林沖也是一觀察,儘管視力遠不如天眼好用,卻也願意相信有事要發生。只是剛叫醒少部分守夜人,那邊偷襲的一看情況不對,立刻無數人影直衝殺過來。並且邊沖還射了火箭過來。
一時間,人喊馬嘶,殺聲震天,滿耳朵都是塞外胡人聽不懂的鬼喊鬼叫的聲音,充滿了整個營地內外。
許多人迷迷糊糊,還沒反應過來,就讓人一刀確傷或者捅死。馬植帶着殘部和童貫匯合,守在主賬之地。大喝敵我不明,以防守攻在說。
這般反映還是有些用處,忽覺空中亮光大作,跟着呼嘯而至的竟是星星點點的火球,馬植和童貫驚道:「賊人集中火攻!達不也,窩離不!分散開來,莫給集傷。」
使團行進大多帶有禮物財物,金銀珠寶,但是武器卻不是很多,並且也不全是為作戰而帶。當下如果敵人是有備而來的話,真是吃虧到底了。
沒過一會兒,馬植的手下在黑夜中遇到突襲,損失頗為慘重。童貫那邊,也只是護得自己一邊撤退,一邊遠去,再無能力多護他人。
林衝倒是有心護住使團財物,可惜人力有窮時,最後手下無兵,終不是萬人敵。隨着朱子龍的分身大喝一聲,踢一馬過去。喝其速退,在海邊相合。
然後,朱子龍的分身也是騎馬衝出火海營地。
好在,那伙賊人似乎就是為使團內的財物而
第433章 半夜使團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