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咱說過了,李氏的娘家只是尋常人家。否則,李氏也不會嫁給泥腿子王鼎。
不過李家祖上出過讀書人,那位讀書人好像還做了個芝麻大的官兒,李氏的父親年幼時也曾讀過幾年書,便以「書香門第」、「官宦之後」自居。
李氏的父親還想讓兩個兒子讀書,以求能恢復「家族榮光」。奈何家裏只有幾畝薄田,沒有其它的進項,根本供不起。
還是李氏嫁進了王家,趙氏去做了乳母,王家漸漸寬裕,李氏幫着萬氏料理家務,多多少少能沾到些油水,時不時的貼補娘家,她的兩個哥哥才有機會讀書。
隨後,王鼐發跡,王鼎也有了官職,王家愈發興盛。
李氏的哥哥們也從鄉野私塾升級到去府城的書院讀書,去了府城,見識多了,眼界也開闊,再加上兩人還算勤奮,課業倒也過得去。
沒多久,李氏的兩個哥哥學成,卻無人舉薦,依然是兩枚白丁。
李氏整日在王鼎耳邊說,哥哥們很有才學,哥哥們很有能力。
恰巧王氏兄弟也需要懂點墨水的文書,王鼎聽了妻子的話,覺得都是要用人,與其用不知根底的外人,還不如照顧自家舅兄。
王鼎便跟王鼐商量了一番,將李家兩兄弟召入了軍中。
起初,李家兄弟還只是不入流的低階文書。
但隨着王鼐兄弟的官兒越做越大,李家兄弟也跟着水漲船高。
待到新朝建立時,兩人已經升到了從六品。
除了官職,李家兄弟跟着王鼐東征西戰,也分到了不少戰利品。
打仗真的很能賺,王鼐兄弟藉此攢下了頗為可觀的家產,而李家兄弟也混了個盆滿缽滿。
所以,王鼐的大軍剛剛進京,李家兄弟便跟着在京城置辦了一處不錯的宅院,將全家都接了過來。
王鼐封了侯爵後,學着先帝,開始給手下的心腹謀求官職。
李家大哥李信芳被王鼐推薦入了將作監,還是從六品的官職,但有了實缺。
李家二哥李信德則是進了京兆府,品階不高,勝在有實權。
李家兄弟有了官身,兒子們個個讀書,李家也真正的做到了李家老爹所期盼的「書香門第」。
可以說,李家是靠着王家的提攜才一步步走到現在,李家人卻不都這麼認為。
李家老爹甚至覺得泥腿子+兵痞子王鼎配不上自己那家世清白、知書達理的女兒,對王家,李老爹也是羨慕中夾雜着不削。
幸好李老爹還沒老糊塗,在人前並沒有表露他的這種想法。
但在自家兒孫面前,他還是會流露出些許。
是以,李老爹這種「自家官職低卻勝在清貴,王家有爵位卻出身土鱉」的想法,着實影響了幾個人。
李氏的妹妹李信賢受其影響最深。
李信賢是李氏唯一的妹妹,跟李氏年齡相差比較大,她出生的時候,兩個哥哥都已經讀書,家境也富足起來。
她沒見過自家貧苦時的模樣,也不知道大姐偷偷貼補娘家的事,她只記得,自己兩個哥哥努力上進,都能去府城的書院讀書了。
她更沒見過父母辛苦在田裏勞作的場景,有記憶的時候,便是阿爹阿娘穿着光鮮的衣裳,抄手站着田邊看家裏的佃農幹活。
所以李信賢對父親說的話深信不疑,對於姐夫王鼎也不怎麼看得上眼。
總覺得自己姐姐嫁給王家,真是委屈了。
等到李信賢說親的時候,李信芳已經在軍中做了文書,結交了不少朋友。
那時,王鼐的麾下也不全是泥腿子出身的府兵、部曲,還有一些沒落大族、寒門地主的子弟。
只是這些人在軍中大多都有官職。
李信芳結交的好友中,便有一位是沒落世家的子弟,此人姓蕭名龜年,出身自東海蕭氏。
奈何東海蕭氏在前前朝時就已經沒落,前朝時修訂氏族志,更是直接把蕭氏踢出了世家排行。
但蕭龜年卻始終記着自己的先祖是東海蕭公,蕭氏更有着幾百年的輝煌。
哪怕家裏已經窮得連飯都吃不上了,他還是極力保持着所謂的「世家風範」。
幸好蕭家失去了一切,卻獨獨留下了一
第100章 有極品自遠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