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以及萬氏都犯了一個錯誤:王懷瑾確實是王鼐的侄子,但在宗法上,他卻是王鼐的嗣子。
尤其是經歷了靈堂的那場鬧劇後,李氏和萬氏等人覺得真相已經揭開,王懷恩也正式回到大房,相對應的,王懷瑾也當變回二房的嫡長子。
至於爵位,不過是趙氏仗着聖人的權勢,幫着王懷瑾從王懷瑾手中奪來的。
他們心目中,王懷瑾哪怕繼承了安國公府,他依然不能算是王鼐的兒子。
所以,孝期什麼的,他們也是按照「侄子」的標準給王懷瑾計算的。
這會兒聽唐元貞這麼一,李氏頓時傻眼了。她之所以牢記「王懷瑾是王鼐侄子」的事實,更多的是為自己考慮。
唯有淡化了王懷瑾「過繼」的事實,她才能更順利的跟兒子「重修母子情」。
哪怕心底曾有一絲提醒,也被李氏直接忽視掉了。
唐元貞懟完李氏,不着痕跡的打量了她一番,敏銳的撲捉到李氏眼底那閃爍的精光。
唐元貞暗生警覺:李氏這是想幹什麼?她是真的忘了王懷瑾是大房嗣子的事實,還是故意裝傻以便達到什麼目的?
等等,李氏能有什麼目的?
唐元貞略略冷靜了片刻,站在李氏的角度開始想問題。
很快,她便察覺到了問題所在:李氏故意想抹殺王懷瑾過繼的事實,繼而以「生母」的身份繼續住在國公府。
即便他日搬離,李氏也要讓王懷瑾牢記一件事,他是李氏和王鼎的兒子。王鼐和趙氏於他,不過是伯父和伯母!
好算計!
唐元貞垂下眼瞼,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李氏被唐元貞這麼一頂,頓覺臉上有些下不來,訕訕的對趙氏道:「瞧我,這些日子竟忙糊塗了,居然把服喪這麼重要的事給記混了。」
趙氏眼皮都沒撩一下,淡淡的道:「無妨。只是阿唐得對,咱們是喪家,實在不好招待遠客。弟妹娘家那邊,還請多多體諒。」
「體諒,應當體諒!」李氏打着哈哈,隨口扯了幾句閒話,便匆匆告辭離去。
目送李氏離去,趙氏別有深意的看着唐元貞,似乎在等着她開口。
唐元貞好像沒有看到趙氏的目光,忽的道:「阿家,有件事,我覺得是不是該重新考慮。」
趙氏不動聲色,「什麼事?」
唐元貞組織了一下語言,低聲道:「阿婆和阿爹去得突然,咱們家在京畿沒有選好墓地,只得暫將兩位老人的靈柩存放在清涼寺。」
趙氏點頭,「是呀。落葉歸根,按理,咱們應該把他們送回梁州祖墳安葬。只是當時想着咱們一家都在京城,日後祭拜不方便,這才決定在京畿置辦墓地。只可惜京城多權貴,附近的風水寶地早就被瓜分殆盡。二郎辛苦了兩個月,至今還未找到好的墓地。」
所以,王氏和王鼐的棺材依然停放在清涼寺。
依着趙氏對他們的恨意,根本不想催促王懷瑾去找什麼風水寶地,只管讓兩副棺材在寺廟裏爛掉才好。
唐元貞故作猶豫的,「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有點子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趙氏唇角勾了勾,「這裏也沒外人,有什麼話,只管。」她真是越來越喜歡唐元貞這個兒媳婦了。
唐元貞似是下定了決心,道:「阿家,與其漫無目的的在京城找墓地,不如還是將兩位老人的靈柩運回梁州安葬吧。正好,咱們也許久沒有回過梁州了,借着守孝的機會,闔家回梁州看看吧。」
趙氏挑眉,「回梁州守孝?」唐元貞捨得京中的繁華,願意去梁州鄉下守孝?
唐元貞點頭,「是啊。不管怎樣,郎君(即王懷瑾)繼承了阿爹的爵位,理當為阿爹守孝。雖然在京里也能守孝,但到底不如在梁州老家便宜。其實,郎君早就提過,應當按古禮為阿爹守孝。奈何京中人多口雜,坊間更是多人,郎君唯恐這麼做了,會招來『沽名釣譽』的非議。」
所謂按照古禮守孝,就是在父母長輩墳前結廬而居,穿麻衣、睡草蓆,整日裏青菜白粥,最好能把人熬得形銷骨立、不似人樣。
趙氏眸光閃爍,「阿郎(亦是指王懷瑾)曾想過按古禮為他們守孝?」
唔,
第102章 聰明人(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