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在華爾街,貝爾證券不是最大的那幾家投資銀行之一,論實力,也就是排在了中游水平。
講的具體一點,就是貝爾證券還到不了第一檔次,但在第二檔次的投資銀行里屬於領頭羊的位置。
總之貝爾證券也是非常非常厲害的存在了,要用幾十億美元的槓桿撬動這個資產超千億美元的龐然大物,光是靠正當的商業手段,幾乎就不可能的。
當然,完成整個收購案需要的時間很久,需要經過的審批也會很多,但只要把最主要的問題解決後,剩下的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怎麼才能得到貝爾證券?
第一步,製造並散步謠言。
第二步,讓貝爾證券限於危機和動盪之中。
這世上製造謠言很容易,但闢謠就難的多,所謂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造謠和闢謠之間的時間差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水組織有預謀有準備的放出很多個謠言,讓貝爾證券深陷於謠言旋渦內忙着闢謠以消除投資者的恐慌時,再趁機出手幹掉拉里.貝爾。
只是謠言只會引起投資者恐慌,但不足以動搖貝爾證券,拉里.貝爾的死放在平時也不會徹底動搖貝爾證券的根本,但是兩者結合在一起,那貝爾證券就完了。
所以第三步就是在關鍵時刻刺殺拉里.貝爾,徹底給貝爾證券致命一擊。
但這還不夠,還有很重要的第四步,那就是阻止別人得到貝爾證券。
忙活了半天,最後卻給別人做了嫁衣裳,這種事情屢見不鮮,而楊逸可不想給別人做嫁衣,所以他們還得防止虎視眈眈的旁觀者一擁而上搶了獵物。
如果只讓波爾來做這件事,他做不到,因為從商業角度來說,他的力量還太過弱小,手握幾十億美元的現金流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大筆資金,可以做成很多大事,但在一個投資銀行運作正常的時候,用幾十億美元收購一個投資銀行還是不夠,除非他能遇到08年次貸危機這種時機,但現在沒有這種時機,所以他就是做不到。
單憑楊逸和水組織,就算他們有幾十億美元,再加上跳出華爾街規則之外的種種手段,也絕不可能得到華爾街的一家投資銀行。
原因太簡單了,水組織沒人熟悉華爾街的規則和內幕,如果沒有個到了銀行總裁這個高度,在華爾街浸淫多年的一個人,單憑一群門外漢,有多少錢也得是被華爾街大佬玩死的下場。
強強聯手才能創造奇蹟,缺一不可。
「在貝爾證券所進行的投資中,有兩個公司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是巴林高科,這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貝爾證券已經為這個公司投資十六億美元,但這個公司卻沒有任何可以稱之為突破的進展,這是一個垃圾股,就等有人去引爆了。
還有一個基金會,叫做華夫信託基金,貝爾證券在裏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具體總量是多少我尚未調查清楚,但估計不下十億美元,而在我看來,這個基金會所做的一切就是典型的欺詐。」
波爾的手指在桌子上輕輕敲了兩下,道:「用這兩個點引爆貝爾證券的危機,從散佈謠言到徹底傳開,只需要三天時間,但醞釀成一場信譽危機大約需要半個月,所以我們需要得到證券類媒體的配合,巴林高科是投資失敗,但華夫信託基金就是醜聞了,一步一步來,把新聞拿出來,交給合適的一家媒體,用紙質媒體和電視傳媒揭露貝爾證券在巴林高科的失敗。」
波爾歇了口氣,然後他繼續道:「現在是個自媒體時代,要做到這一點不難,我們在網上散佈華夫信託基金的醜聞,不等貝爾證券回過神來,馬上讓電視媒體跟進深挖和擴大醜聞,至於內幕消息和情報,我們提前準備好,交給媒體讓他們直接爆料,讓貝爾證券沒有反應時間和掩蓋醜聞的機會。」
波爾都不知道計劃多久了,現在說起要實施的步驟來井井有條的,讓楊逸他們聽着倍感安心。
這就是有個內行帶領的好處了,不用怎麼費心,一切按照吩咐去做就是了。
「好的,我們該怎麼開始散佈謠言?總要有合適的人去做吧?」
波爾拿過了一張紙,然後在紙上開始刷刷的寫下名字,一共寫了十二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