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十三回開始,唐僧走到了大唐國界的邊境線,開始了他茫茫異國取經之旅。從此以後,他由孤身一人的背包客,通過觀音的安排,陸續找了孫悟空、豬八戒等驢友
孫悟空毫無懸念的成為了取經特戰隊的隊長,帶領隊友們一起組隊打妖怪升級。在這大唐的邊境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山。在原著中,獵戶劉伯欽曾介紹過,從天而降,名曰五行山,後因大唐開疆拓土到此便改成了兩界山。那麼問題來了,同一座山,為什麼在西遊記里分了兩個名字?難道就是為了配合一下劇情?如來五指化山,故為五行山。到了大唐成了界碑的標誌就改叫兩界山了?如果這麼淺顯的去理解,就太小看了原著的含義了。這山名稱兩次的變更,其中有着佛派深奧的內涵在裏面。這篇,我先給大家解析一下五行山
1、悟空沒做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如來五指化作山,本應稱作五指山,可小說後來一直稱為五行山。其含義就是指,如來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來壓制孫悟空。也許有人會說,悟空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再五行中了,這五行如何壓得住?
這個問題本人觀點只能說孫悟空吹了牛。
悟空所謂跳出三界外,是道家的「三界」(天界、地界、人界)。不在五行中,指的是他已經得道成了太乙散仙,可以運用五行規律,奪天地五行造化,脫離了生死輪迴而已。規範的說應該是悟空是掌握五行中,免輪迴於三界外才對。孫悟空本是女媧補天的靈石而生的天產石猴,這塊石頭集天地靈氣,日月精華孕育胎胞。
介紹他出生的那塊石頭也明確說明尺寸有周天、二十四節氣、九宮八卦之數,還有九孔八竅。很明顯,這猴子雖不是肉身,但絕對是由物質構成的,符合三界內的理數。是物質就脫離不開五行,《周易》裏對五行進行過系統的總結,在這裏我只能淺顯的和大家解釋一下。伏羲把世間萬物的「象」歸納成了八種類型(八卦),又將八卦統歸分成了五種屬性。五行是一切物質和形態的最終屬性,無論它以什麼形態出現,最終都會有自己的獨特屬性。
五行是個循環系統,相互相生相剋,五行要是單一出現就會凸顯其特性,掌握了規律就可利用另一種特性去克制和生養。比如想用木料,就用金屬做斧頭砍木頭(金克木),想讓金屬斧頭克不動木,就給木頭泡在水裏,水飽和了,砍起來就費勁(因為水生木)。如來相當於用五行的相互作用做了一個陣局,暫時壓制了悟空。
悟空因懂得五行的規律,利用規律化解壓力,所以開始的時候還能動一動,差點把山頂開。但是孫悟空忘了一件事,你跳出了道家的「三界」還忘了有佛家的「三界」。佛家的三界叫做「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能單純理解為色情的色界,是有形世界)。一道「六字真言」金貼,就將悟空死死的壓在了山下,再也出不去這「三界」了。這也就是叫五行山的要旨,孫悟空是沒有脫離五行的屬性的。
2、孫悟空在五行山500年的「五行」養生之道
孫悟空是猴,五行屬「金」。土裏生金,所以五行山下,埋了悟空,表面上是鎮壓,其實是在蓄養悟空「金」的銳氣。但銳氣過盛,不等到悟空刑滿,悟空就會破土越獄,所以山上草木叢生,「木克土」把山的養分吸走一部分,限制土對金的生養,小猴子就乖乖的服刑吧。有山必有水,金生麗水,水是金養着的,會消耗悟空的金氣,還有就是「火」,猴子在老君爐里被燒了49天,雖然躲在「巽」位(出風口),沒被燒死,但「火克金」肯定也是元氣大傷。因為水和火對於「金」來說都是不利於孫悟空養生,很難保存悟空的戰鬥力。所以如來特意安排五方揭諦在悟空餓了時吃鐵丸子,渴了,喝銅汁,這銅鐵就屬「金」相當於「渴了、餓了喝紅牛」,補足了損耗的「金」氣。要說如來真是高手中的高手,即利用了五行壓制悟空,同時又利用「五行」養生了悟空。看看吧,這就是天道循環,大道至簡,萬事有陰陽兩面性,這五行就是對付悟空的一把雙刃劍。
3、五行屬性培養了相生相剋的取經團隊
西遊記諸多章回總有什麼「金公」木母「「江流」一類象徵人物的標題,這是什麼含義呢?
這些寒意都是吳承恩特別製造的,誰也想不到,但是偏偏咱們後來有
第346章 番外,科普西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