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陳耕竟然在只幹了一任市長的情況下竟然就要去競選州長,上面也是不知道說什麼:去競選州長?在美國,有錢真的可以這麼為所欲為嗎?!
大家都很清楚,雖然站在國人的角度,覺得美國的州長和咱們的封疆大吏是對等的,但其實不是這樣,咱們國家的政府是一個「強」政府,中央對地方的管轄權很強,最重要的是,封疆大吏的任免是由中央決定的,這份任免權也決定了在華夏,封疆大吏在對上中央的時候的態度。
但美國的情況不是這樣。
美國的州長是競選出來的,最重要的是,美國的全稱叫「米利堅合眾國」,「合眾」兩個字體現出了美國的精髓:大家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湊到一起形成的這個國家。
所以在很多介紹美國的文章中都能找到類似「美國的州其實就是一個個主權不怎麼獨立的國家」的說法,而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的,在美國,每個州都有每個州獨立的法律乃至憲法,每個州也都有自己的教育系統、警察系統甚至是武裝力量,而聯邦政府對這些系統是沒有管轄權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說每個州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也並沒有什麼不妥——要不為啥若干年後,加州整天嚷嚷着要鬧獨立呢
而在知道了陳耕要競選州長之後,上面對於陳耕決定放棄商飛集團董事長一職這件事,也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倒是有人提出了是否能想要趁着這個機會從陳耕手裏買點商飛的股份,可看看自己手裏的錢,再看看越來越不穩的東南亞的金融活動,最終,大家都覺得這個時候還是穩妥一點比較好。
讓陳耕沒想到的是,自己從商飛集團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反倒是推動了另外一件事:對於西飛提出來的與商飛集團聯合研製大型運輸機的建議,上面持鼓勵的態度。
也就是說,在陳耕讓出了商飛集團的最高領導權之後,上面對於這件事其實是贊同的,並且用實際形容做出了表示。
對此,陳耕並沒有說什麼,這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不過此刻的陳耕並沒有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這裏,現在的陳耕,正準備帶着自己的一幫子手下們「賺點小錢」……1997啊,亞洲金融風暴啊,不趁着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賺點錢,以後怎麼養老?
「boss,我沒有質疑您的意思,對於金融我完全不懂,您在87年股災以及92年狙擊英鎊當中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帕特里夏·伊迪斯·哈里斯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我想說的是,boss,能不能帶我們一個,讓我們也參與進來?」
蒂姆·潘、馬里恩·薩莫菲爾德以及科爾曼·揚等人瘋狂的點頭。
在知道自家老闆準備去亞洲攪風攪雨之後,帕特里夏·伊迪斯·哈里斯等陳耕身邊的競選團隊就瘋了:boss又去撈錢去了?
在美國,有無數本書描述了陳耕在1987年美國股災以及1992年狙擊英鎊當中的神級表現,按照這些書當中的描寫,陳耕在這兩次金融災難當中表現簡直就如同上帝一般,說一聲「要有光」,然後世界就亮了,說一聲「要有暗」,整個世界就陷入了一片黑暗,雖然帕特里夏·伊迪斯·哈里斯等人跟在陳耕身邊的時間不長,可對於陳耕在金融領域的表現和成就,那真是五體投地的拜服,現在,得知陳耕要募集資金去亞洲折騰一番,大家頓時就激動了:老闆,能不能帶我們一個,也讓我們發點小財?
看着一群兩眼放光的下屬們,陳耕咂摸了一下:似乎可以考慮一下?
說實話,不管是帕特里夏·伊迪斯·哈里斯還是蒂姆·潘,他們的經濟條件雖然都不錯,但也只是相對於普通人來說的,做了這麼多年的競選經理人,蒂姆·潘的身價也就兩百萬美元上下,而相對年輕的帕特里夏·伊迪斯·哈里斯的身價有沒有100萬美元都要打個問號,要說自己身邊的這些人,身價最高的大概就是幹了差不多20年底特律市市長的科爾曼·揚了,但陳耕估摸着他的身價大概也就在1500萬美元至2000萬美元之間。
不管是帕特里夏·伊迪斯·哈里斯的百萬身價,還是科爾曼·揚的千萬身價,都是非常值得普通美國人羨慕的了,但在陳耕身邊,這份身價就只能被斥一聲「窮鬼!」
可陳耕也承認,科爾曼·揚、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