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全對。」
高個子考官點頭道。
「這位考生,你看這是一把什麼刀?」
一個中年婦女考官取出一把刀,問道。
阮柏禧大笑了起來。
「這是一把苗刀。苗刀,乃是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配刀,被後世命名為「苗刀之祖」,逐鹿之戰中,敗給了軒轅劍。當然,這把苗刀的年代不超一千年,為近代鑄造的。」
他伸手拭摸了一下,便答道。
「不錯,全對。你再看這一把。」
她又取出一把長刀。
「這是新苗刀。之所以叫新苗刀,區別傳統舊式的苗刀。新苗刀因其刀身修長形似禾苗,在近百年,才定名為新苗刀。它刀長五尺,刀身修長,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並可單、雙手交換使用,這樣便於發揮腰背整體力量。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凌歷、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殺傷威力極大。
新苗刀刀型總長五尺、刀長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既能當槍使,又能當刀用,既可單手握把,又可雙手執柄。因為單、雙手交換使用時便於發揮腰背整體力量,且結構優良。所以在臨敵運用時,輾轉連擊、疾速凌歷、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實用價值及高,殺傷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擋。新苗刀用以衝鋒陷陣,遠勝單刀及其它短兵。」
「有高人在新苗刀中揉進了通臂二十四式中的先進步法後,苗刀更以勢法精粹,刀法雄健凌厲,步法急速靈活多變,連擊性更為突出。」
阮柏禧認真看了一下,便答道。
「對。你再看這把小刀如何?」
中年婦女考官左手一揮,品靈台又出現一把小刀。
「這是一把仿毒匕寒月刃。毒匕寒月刃,乃是戰國末年趙國徐夫人的名刃,據傳凡被寒鋒所傷,血液凍結,筋骨盡斷。後燕國皇室花重金購買,交由宮廷匠師反覆淬鍊之後,終於成為一把見血封喉的毒刀,其強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斬斷當時的秦王佩劍——干將莫邪。一位正義修士荊軻攜徐夫人匕首刺殺秦王,失敗被殺。後痞子修士劉邦入主秦國,一統天下,寒月卻不知下落。民間高人多喜歡仿造此刃,以此顯耀自己鑄造技術的高超。」
阮柏禧笑道。
「不錯,全對。這一把呢?」
中年婦女考官又取出一把刀。
「這是庖丁菜刀。古代名廚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鐵刃和最常見的木柄製成,然而由於庖丁技術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遊刃有餘』,所以經久不壞,數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現在,不論是宮廷還是知名靈膳酒樓的大廚師,多喜歡使用此刀,一來紀念庖丁,二是傳承庖丁精益求精的職業理念。」
阮柏禧道。
「正確。不錯。」
中年婦女考官滿意地道。
「小哥,你看這一把是什麼刀?」
一個黑鬍子考官左手一揮,品靈台又出現一把刀。
「這是昆吾刀,上古名刀。至少有了萬年的歷史。昆吾乃用昆吾石冶煉成鐵製作的刀。《山海經。中山經》:『伊水西二百里有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晉郭璞註:此山出名銅,色赤如火,以之做刃,切玉如割泥也。』傳言割玉須用昆吾刀。《海內十洲記·鳳麟洲》:『昔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劍之所出,從流州來。』」
阮柏禧微微一笑。
「小哥,我看你不錯,確實喜歡刀,不知曉不曉這把刀有什麼名堂?「
一位胖子考官取出一把短刀,笑道。
「這是朴刀。朴刀是介於大刀與單刀之間的一種兵器,俗稱雙手帶;是一種木柄上安有長而寬的鋼刀的兵器。人們往往將其歸於短兵器。它全長,約六十厘米至一米五左右,刀刃長度為四十五至七十厘米之間同。使用時,兩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樣,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來劈殺敵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品靈測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