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了波里斯與波特盧,接着就到北方的印安地。
印哥納由於曾經的內亂,領土被分成了幾大板塊,位於中部代表着正統的中央核心,被中央核心羈索的北部核心,南方聽調不聽宣的僑民聯盟,西方北部的西部核心和西方南部的西部邊境同盟共同組成的西部割據。
這之中最先分離的是僑民聯盟。
在九年戰爭中,南方的僑民聯盟割給了波旁,不過這對於印哥納來說,還算是好事,割肉去毒,去掉僑民聯盟這一支跗骨之蛆。至於丟掉的領地?其實到九年戰爭的時候,僑民聯盟所佔據的領地,七成都是他們自己開拓的,印哥納原有的土地,不過是北邊的三成。
去了南方的僑民聯盟以後,印哥納領土還剩下中央與西部割據,北部核心經過長期的滲透,印哥納已經逐漸恢復對當地的統治因此消滅西部割據,結束印哥納的分裂,就成了歷代印哥納有識之士的目標,同時也是印哥納陣營英靈的短期目標。
畢竟,要是這個短期目標都沒達成,那也別扯什麼爭霸三海了,趁早洗了睡吧。
因此在第一世中,印哥納陣營的兩個英靈,索利特·恩德修姆與斐琪·萊齊,他們的第一任務就是籌劃對西部割據的統一。
結果此時已經知曉,這個計劃在第一世中破產,索利特試圖利用波旁的混亂從中漁利,賭的就是波旁在越發混亂的情況下,沒法干涉印哥納。
結果那時候波旁還沒死透,西部割據市場是波旁為數不多的進項,誰敢動他就切斷誰的手指,於是為了表示自己還能再戰三百年,波旁一巴掌拍了上去。
更何況這次戰爭中,波旁並不是孤軍奮戰,平日裏越發桀驁的波特盧,在這一次戰爭中罕見的對波旁有求必應,派出好多僱傭軍。原因很簡單,印哥納與波特盧也是仇深似海,如果印哥納結束了分裂的狀況,波特盧肯定沒好果子吃。
打了幾年,一敗塗地,印哥納的第一次統一戰爭就這樣倉皇落下帷幕,更不用提幾年前印安地通過可恥的交易與內戰,獲得在東荒之地獨立的批准,帶着北部核心最荒涼的一點角落出去單飛。
印安地獨立,西部割據的戰爭徒勞無功,引發了印哥納政局的動盪,索利特的恩德修姆家族與斐琪的萊齊家族因此受到拖累,損失了好多勢力,導致兩人第二世時期,兩個家族的實力大幅度下降。
而在兩人去世以後,也就是英靈遊戲第一世結束的幕間期中,西部割據、印安地與波特盧在波里斯的操控下,組成了反印哥納同盟,用一條牢牢的大鎖鎖住印哥納。
要知道,印哥納以一己之力,在無人干涉的情況下確實可以打敗西部割據與印安地,但怎麼可能無人干涉?這個反印哥納同盟,就是讓第三方可以合法干涉印哥納,阻止印哥納獨立,這使得印哥納地域可以繼續保持讓波里斯愉悅的印哥納均勢。
由於這個包圍網,在漫長的幕間期中印哥納毫無作為,只能看着西部割據耀武揚威,印安地開發東荒。
不過印哥納終於等到一個機會,在英靈遊戲第二期之時,反印哥納包圍圈已經因為波里斯與波特盧的衝突而解散。
既然包圍網不復存在,那麼擴張的機會來了。可是這個擴張也是要講究策略的,打誰?按索利特的規劃,應該是去打印安地,因為印安地其他勢力難以干涉,可是印哥納風暴大主教不這麼認為,印安地多窮?打下來能收多少稅?還不如去打西部割據。
於是他那睿智的領導人就趁機發動第二次統一戰爭,以為這是一個能統一印哥納的好機會,結果一腳踏進了泥潭。
戰爭發動的時候,印哥納陣營的英靈們還僅僅三十多歲,無法左右印哥納的政局,再加上家族被清算遏制,結果只能扼腕嘆息的看着這一場目標錯誤的戰爭爆發。
第二次統一戰爭從1554年至1564年共持續10年,這之中發生了一系列意外事件,導致了印哥納迅速落敗。印哥納在戰爭中發生的一連串意外,在格羅斯的篇章中已有敘述,在此不細表。
在第二次統一戰爭失敗以後,印哥納的國勢跳水式下跌,從能穩贏西部割據加印安地的聯合,變成怕有亡國之危。
僅僅是在領土上,北部核心被印安地吞下大半,西部割據的西部邊境同盟被波特盧吞下(
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二期清算(三)第一個隕落之國·印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