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說秦浩多出來的這一千多年見識,最大的用處可能就是想問題的思路與古人的不同。
古人想事情的思路幾乎都是匡死的,在他們眼裏,這世上沒有什麼兩全之法,發展自己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去掠奪別人,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已經刻在他們的骨子裏了。
而秦浩則不然,在他想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就沒有什麼是解不開的,有什麼事大家不能心平氣和的搓搓湯圓?你好我好大家好,利益均沾,這才是市場經濟的王道,靠搶東西混的人在後世的市場上終究是要被淘汰的。
一場天災,在唐朝土着眼裏是負擔,可在秦浩眼裏卻未必不是一個破而後立的契機。
秦浩一口氣說完了以工代賑和聯合門閥兩策,雖是高屋建瓴,但也難免有紙上談兵的意思在,畢竟他上輩子只是個很普通的小幹部,一千年前的國情又天差地別,這就好像是一個得了孫子兵法的人給百戰名將講課,理論上固然厲害,給人一種不明覺厲之感,但真要到了戰場上估計也就是當個狗頭軍師的料。
秦浩差不多就是這個情況,論治國他和房玄齡與長孫無忌沒有絲毫的可比性,但偏偏他說出來的東西能把這兩位給震驚的拔涼拔涼的,甚至有懷疑自己幾十年活到狗身上的感覺,但要具體施行,還是得靠人家研究制定出可靠可用的方案出來。
李世民被他這兩策給洗腦了之後也有了豁然開朗之感,但這第三策卻不敢聽了,他要找房玄齡和長孫無忌去好好消化消化這兩策,再聽下去怕貪多嚼不爛,更何況那秘書官都已經快暈闕過去了,便道:
「很好,只是這般國之善策,你卻全無文字,實在是過於輕浮孟浪了些,你剛剛從大理寺出來倒也怪不得你,至於這第三策,你還是寫下來,流於文字給朕看看,一邊看一邊商討吧。」
李二這理由也算是無可挑剔,畢竟就算是一千年後,給領導提意見不也得做個ppt啥的麼。
最主要的,秦浩感覺兩條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這麼坐着實在太累,一聽李二要放過自己,登時便喜不自勝了。
「是是是,是草民莽撞了,草民這就回去,將三策都流於文字,給聖人端詳。」
說罷,秦浩也不等李二發話,站起來行了個禮就往後退去,連走路都一瘸一拐的了,等走了好幾步才尷尬地又轉身回來,頗為不好意思地問道:
「這個。。。。聖人啊,草民。。。回哪去啊。」
這特麼是長安,可不是洛陽,秦浩連個四處漏風的貧民屋都沒有,總不能還回大理寺的監獄裏吧。
李二笑了笑,此時他才方覺得這小子還頗有幾分少年的樣子,卻摸着小鬍子沉吟了起來。
本來,李二是打算把秦浩安排到魏徵家裏去住的,畢竟這師生名分堪比父子,就算魏徵沒在家,跟師母大人也是素未謀面,但也沒什麼不合適的。
但現在李二卻改主意了,這小子第三策還沒說呢,光前兩策就讓他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這特麼就是個寶啊!
這政策想落到實處的話,肯定還有許多亂七八糟的地方要處理,要商議,要斟酌要研究,更何況他其實只聽懂了個大概,好多地方還一知半解呢。
「你不要出宮了,暫且住在中書省吧,留在那地方跑個腿打打雜,玄齡有空時朕會讓他與你商議這賑災之策。」
「是。」
秦浩腹誹不已,這不給工錢就先讓老子白幹活,還特麼打雜,老子現在應該是顧問吧,誰家公司顧問就這待遇?
這心裏話要是讓滿朝文武聽到,不得拿吐沫星子把他噴死。中書省啊,這特麼都已經不算是恩寵了,這分明就是個未來宰相的政治信號。
直到秦浩一瘸一拐的走的遠了些,李二卻看着他那頗有些弱不禁風的背影特別不爽,突然又開口道:「明日起,每日清晨隨朕在顯德殿訓練,作為我大唐的少年俊傑,瞅瞅你像個什麼樣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聽說連馬也不會騎,豈不讓人笑話?」
秦浩聽了倒是沒覺得有什麼,這意思就是每天早上你領着我鍛煉身體唄,李二在貞觀初年親自在顯德殿練兵這事秦浩是知道的,心想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也就並沒有多麼受寵若驚,只是身前帶路的笑話卻艷羨不已。
暗暗尋思道:這
第七十一章 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