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小遼澤內新郡,亦得其名。
自雛鴉號改造一新,爵室三面清鋼琉璃舷窗前。環視小遼澤施工現場。劉備恍惚又回到,初封臨鄉侯時,治水督亢情形。
彼情彼景,歷歷在目。
轉眼已過十餘載,已是而立之年。去年末,薊王上表,並傳檄天下。請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
董侯、史侯、合肥侯,紛紛響應。董侯問政薊王,當擇何號。
年初,薊王上表,獻號「初平」。意指,天下初平。
於是「三侯」共詔。春,正月,辛亥,改元初平,赦天下。始稱,初平元年。
史稱「三侯同(年)號」。其象徵意義,不言自喻。畢竟漢朝猶在,社稷尚存。所謂「傳承」,(年號)二字道盡。薊王赤膽忠心,天地可鑑,日月可表。
薊國新並遼東屬國,計五十餘縣。當可比一州之地。然國土皆位於幽冀二州,換言之,即便兼督四州,薊王亦不過新得三州之地。如此着想,三侯皆稍得心安。
循例。凡牢城,皆歸大夏令劉曄所轄。然從建制而言,仍隸屬於郡。且渝陰、下遼二縣,唯有濱海灘涂,適宜曬鹽。近(渝)水之地,皆宜稻作。
於島夷而言。舉家入牢城為鹽戶,乃最佳之選。青鹽產量持續走高,然鹽價不降反升。只因不斷更新曬鹽技藝。如今薊國所產海鹽,已與青鹽迥異。
青鹽,鹽之一種。多產於西南、西北各處鹽井、鹽池之中。大而青白,故稱。也稱戎鹽。「惟以青鹽換粟」,既此。
薊國海鹽,潔如雪,細如砂。號「大夏玉砂」。正如薊國長粒香米,風靡國中海內。一石高達八百錢。乃至薊國鹽漬,皆取河東大鹽。只因價低。
薊國新谷,季季只賣三百鈔一石。十年不漲。薊王有大功於社稷。天下百姓,青黃未接時能得以果腹。天災人禍再無奸商囤積居奇。薊國居功至偉。一國廣濟天下,號大漢一藩,薊國實至名歸。
郡縣需薊王命名,諸城港則無需。薊王遂乘雛鴉號返航。順下渝口。入大遼水。而後逆進向北。駛往大遼澤所在。
「大遼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史上,漢魏時,大遼水船運,已頗具規模。《三國志·吳志》載,孫權於嘉禾二年(233年)「使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等將兵萬人,金寶珍賀、九錫備物,乘海受(公孫)淵」。孫權遣東吳船隊,自東海逆入渤海,並溯大遼水,直抵遼陽。足見時下運力之強。
遼陽上至望平河段,百里水路,散漫為澤,直至(燕)長城沿線。正因河道浸沒於大澤之中,水路不顯。故東吳船隊,再無從北行。
自併入遼東屬國。都水署並將作寺,已合力探明水路。幾於渝水,同啟築堤。以大遼水為界,西岸皆為薊國所有。然薊王卻命將作寺,對岸築堤。惠及兩岸百姓。築堤聚水,水漲船高。便於大舡通行。且水流湍急,泥沙亦難沉積。
船過遼陽,西岸舉目白茫。
《資治通鑑》: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太宗親征高麗,「(皇)上至蒲溝駐焉,督填道諸軍渡渤錯水,暴風雪,士卒沾濕多死者,敕然火於道以待之」。注曰:「蒲溝、渤錯水皆在遼澤中。」又釋曰:「海城縣西北有渤錯水,唐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高麗,攻安市城不克,引(軍)還至遼東。渡遼水,遼澤泥淖」,「八十里車騎不通」。
如此可知,唐太宗回軍時,乃沿傍海道。所渡「泥淖八十里」,為小遼澤。
而太宗親征時,「庚午(初三),車駕至遼澤,泥淖二百餘里,人馬不可通,將作大匠閻立德,布土作橋,軍不留行,壬申(初五),『渡澤東』,丁丑(初十),車駕渡遼水,撒橋以堅士卒之心,軍於馬首山」。
「泥淖二百餘里」,乃是大遼澤。
亦知,太宗引軍往返,乃繞行醫無慮山首尾。穿越大小兩處遼澤。
晚至唐時,大小遼澤,尚如此廣袤,可想而知。時下必有過之,無不及。
小遼澤,東西徑二百里。大遼澤,東西徑三百里。南北略短。
三百里大遼澤,廣袤萬里。百里一縣,足可辟九縣。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