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天和道場 > 258、原來是他

258、原來是他

    見到金屬這麼重,張易第一反應就是外星人,手斧是他們的飛船噴火口絕熱瓦,被修煉者撿到,裹了麻繩後,當成手斧使用。

    這是最合理的解釋,如果這手斧是修煉者自己煉製的,絕不會煉製出這種形狀,只能是撿來後因為無法煉製,才裹了麻繩直接用,連螺孔里的螺牙都很細密精緻。

    羊皮書已經腐朽,《化書》,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譚峭所著,張易早就背熟的道教經典文獻。用神識深入看了一遍後,和記憶中的內容一樣。

    書中認為世界根源於「虛」,由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最終復歸於虛。

    「虛」既是萬物本源又是萬物的歸宿,虛與物是循環轉化的關係,識之就能進入「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的永生境界。

    這段話說的,是不是和元嬰有關?

    張易忽然心有所感,去那名前面擺斧頭的屍骨頭頂看了一眼,發現腦袋正頂處,有榆錢大小的圓形是淡黃色,和身上的乾屍完全兩樣。

    張易沒有去摸,只是對着三人拜了幾下,就從窿龕里出來,一手拎着手斧,一手夾着寶劍。這個拿斧子的人是三人中年紀最小的,說不定真的練到元嬰期,元嬰神遊後,留下屍骨在這裏。

    他們特意準備的大廳里,應該是給後來者看的,張易果然在石桌上看到有字。

    然後就看到整個桌面也是這個鏟子砍平的,通過這個鏟痕深淺,形成一張地圖,是整個北極圈的地圖,被分成三個區域,一處顯然是格陵島,還有一處是巴芬島,最後一處就是伊麗莎群島,這個群島被畫在一起,上面寫着兩個字「蓬萊」,巴芬島上面是「方丈」,格陵島上面是「瀛洲」。

    在桌角還有一幅小字,宋體,很簡潔:「故經所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萬物皆白仙人居也余自揣測為終年積雪也自金丹大成北尋仙人無果偶得靈島修仙之佳境遂接引弟子修行鑿縫為府府成記之火龍閒筆」

    張易搖頭感嘆,這個石洞被垃圾阻攔,哪裏會想到被掩埋了這麼個故事,這段話只要斷句,就知道洞府是個叫火龍的人,帶着弟子開鑿的。


    他是金丹大成後,來尋找三座仙島上仙人的,沒有找到,卻發現了北磁極在這個島嶼上面留下的靈氣,順着裂縫找到那處洞穴,就回家帶着弟子,在這個地方開了個洞府修煉。

    洞府大成後,才府成記之。

    張易對於這些古人很是熟悉,歷史上叫火龍的有兩人,北宋時候的火龍真人,是張三丰的師父,還有一個火龍真君是唐朝呂洞賓師傅。

    張三丰在歷史上很有名氣,以武入道,入道後,人稱張邋遢,活了212歲,是歷史上有名的超長壽者,歷經宋元明三朝,他做的修煉詩《無根樹》是道教修煉重要典籍,簡潔準確,通俗易懂。

    張易描寫功法全是白話文,同樣是害怕雲裏霧裏的描述,讓人看不懂,增加歧義。

    張易對於這段歷史早就考證過,卻沒有想到火龍就是譚峭,難道點化張三丰的也是譚峭?

    張易放開神識,在這個屋子裏反覆尋找,最後在石桌側面,找到兩個字:「黃裳」,刀刻劃痕很淺,字體很幼稚。

    張易看到「黃裳」兩個字,忽然又有了想法,此黃裳應該就是金庸偽托在《射鵰》中那個九陰真經的作者,北宋詞人,考中進士第一名,徽宗遍尋道藏經典,就是讓黃裳校對,刻印成《政和萬壽道藏》。

    黃裳應該是火龍道人的弟子,從小在洞府中生活過,精通道家修煉之術,加上文採風流,才被宋徽宗欽點為《道藏》校對之人。

    金庸選擇他寫了《九陰真經》也是有原因的,這個人確實是修道之人。

    張易學習明史時,看到有人考證過,黃裳是黃宗羲的祖宗,因此這個洞府就變成黃家的秘密基地。

    洞府和張三丰無關,不然按照張三丰到處收徒建道觀的脾氣,這個地方靈氣充沛,早就被他的道觀佔據。

    對於一心求道的人,北極不算遠。譚峭是金丹期來這裏的,劍仙是他的弟子,他還帶着小徒弟黃裳。他們都老去後,黃裳回到中原,黃裳後來又回這裏修煉,這個窿龕肯定是黃裳做出來的,最終他自己也坐化在這裏。

    張易知道其他地方也不需要再尋找,他回來時,把幾處踏腳點用手斧切掉



258、原來是他  
靈山尊者推薦:  試練東漢  中二鬼探  打拼新紀元  
隨機推薦:  扶明錄  盪劍誅魔傳  火影之遠途  玄塵道途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天和道場"
360搜"天和道場"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