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三國之最風流 > 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

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

上以賣餅為生,正好有一天被乘車逛市的孫嵩碰到,孫嵩觀其氣度不凡,察非常人,於是請他上車,對他說道:「我看你不是賣餅的,你藏在市中,操此賤業,要麼是為避仇,要麼便是觸法亡命。我乃北海孫賓石是也,家有百口,可以匿藏你。」孫家乃北海望族,趙岐素聞孫嵩之名,因是實言相告。孫嵩便把他帶回了家裏,對母親說:「我這次出去,交了一個生死與共的朋友。」把趙岐迎到堂上,饗之極歡。之後,趙岐便在孫嵩家中的複壁里藏居了好幾年,——複壁即牆中的夾層,豪強大族家中多有此類密室,或用於藏財貨,或用於匿亡命。

    說起來,孫嵩救趙岐這件事和荀貞匿藏許仲雖然看似不同,趙岐和許仲一個是儒家名士、一個是鄉野輕俠,一個是因直獲罪,一個是因孝殺人,可孫嵩和荀貞分別隱匿他倆的性質其實都一樣,俱是在「罔顧國法」,所匿藏的俱是朝廷緝拿的犯人,這就是當下的風氣,時人中雖有對此抨擊的,但更多的卻是稱讚、褒揚,認為這種舉動是「重義」。

    孫嵩的名聲雖然不小,不過卻一直沒有怎麼出仕,只在州郡當過幾年的掾吏,他今年五十多歲了,又逢當下亂世,也早沒了仕途上的追求,如今閒居在家。

    荀攸和陳群沒有見到孫乾,反正安丘在往劇縣去的路上,於是就順道去拜謁了下孫嵩。

    程嘉也知孫嵩的事跡,聽了他兩人居然順道去見了見孫嵩,不由看了看荀攸和荀貞的面色,心中想道:「孫嵩之所以揚名是因為他救了趙岐,而這趙岐之所以亡命是因為得罪了唐衡的兄長,這唐衡說起來可是文若的妻父,也不知公達見了孫嵩後尷尬不尷尬?」

    唐衡是潁川人,他老來得女,本想嫁到汝南傅家,但為傅家所拒,於是找上了同郡的荀家。唐衡和徐璜等四個宦官合稱「五侯」,勢傾朝野,時為荀氏家長的荀緄為保宗族,迫於無奈,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把這門親事定在了那會兒還很小的荀彧頭上,後來荀彧長大,唐家的女兒也長大了,便在幾年前兩人成了親,——諸唐雖早死滅,唐家的權勢也早就沒了,可既然答應下來了,不管是被迫還是真心,作為州郡冠族、世代經書傳家的荀氏卻不能違背承諾。

    因是,程嘉有了「也不知荀攸見到孫嵩後尷尬不尷尬」之念。

    實際上,也沒什麼可尷尬的。

    荀氏高門,世代清名,和唐家的這個姻親是在被迫的情況下結的,此事世人皆知,唐家勢衰後仍實現承諾,沒有悔婚,更是值得稱讚,那唐家做的惡事是唐家的事,和荀氏沒甚關係。


    卻說荀攸、陳群沒能見到孫乾,荀貞也不以為意,他對孫乾的事跡所知不多,印象中此人似也沒有什麼特別傑出的才能,能見到自是最好,見不到也沒關係。

    說完見孫嵩的經過,荀攸、陳群又說了點路上見聞,話鋒一轉,說到了在劇縣拜謁孔融的事。

    荀貞說道:「北海賊劇,孔君今守郡任,壓力定大。公達、長文,卿二人觀孔君氣色如何?」

    荀攸答道:「我觀孔君雖是因受董卓之害而不得不赴北海就任,但面對肆虐的黃巾,他卻毫無抱怨,而是慷慨氣烈,有舉軍曜甲,蕩平賊寇,安境保民之意。」

    孔融本就自詡才高,今年又才三十多歲,正當壯年,有此壯志實屬正常。

    荀貞一來知孔融後來在北海平賊的下場,二來他久經沙場,更也清楚擊賊平亂不是那麼容易的,於是問道:「北海久受黃巾之害,郡縣殘破,而北海黃巾眾多,擊之恐不易。孔君到郡後有何施政?軍略如何?卿二人可曾問過?在郡府又可曾有過什麼見聞?」

    「孔君到郡後,先收合士民,聚兵講武,修城崇學,禮賢敬士,又馳檄飛翰,與州郡通聲氣,共謀擊賊。」

    收合被黃巾擊散的士民,修城崇學,禮賢敬士,這是內政;聚兵講武,這是軍事;馳檄飛翰,這是外交。

    這幾條看來不錯,換了荀貞也會這麼做,可說到底,這幾條只是「綱領」罷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看在這幾條「綱領」的指導下具體實施出來的成效。

    荀貞問道:「孔君聚合了多少士民?募集的郡兵甲械如何?戰力如何?糧秣又儲備的如何?左右所用之人又如何?」

    「劇縣內外,士民數萬



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  
趙子曰推薦: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即鹿  赤旗  
隨機推薦:  劫天運  網遊之獨步武俠  萬古神帝  長生者仙  九星霸體訣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三國之最風流"
360搜"三國之最風流"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