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三國之最風流 > 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

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

    荀貞要親自提兵入魯,荀彧堅決反對。

    他說道:「明公方臨徐州,民未盡附,下邳、東海強豪頗有據塢壁而自堅者,又西有彭城,東有泰山諸營,皆名為奉令,形如自立,兩地兵合計萬餘,行榷鹽之政,復有沿海鹽豪作亂之虞,倘有變,彭城發於西,泰山響於東,下邳、東海應於內,鹽豪起於邊,州將亂矣!當此之秋,州中實不可無明公威撫。魯國黃巾雖十餘萬眾,計其可戰之卒,精銳者不過萬數,以我五千精銳步騎,遣一別將統之,足可擊破。明公何必親往?」

    荀貞說道:「州中形勢,我豈不知?所以欲親提兵入魯者,非因憚魯國黃巾,而是為取兗郡。」

    「郯縣距魯,三百里而已,明公可於州中遙控,無需親至。」

    「昌邑所在之山陽與任城、東平接壤,我軍一旦兵入任城、東平,劉兗州會有何反應殊難預料。劉兗州德望高重,兗士拱從,如因此故,以致他與我刀兵相見,實非我願。是以,取兗郡之事,需得臨機置宜,郯縣距魯國雖近,快馬往返亦需三日,只在州中遙控,恐不足也。」

    昌邑是兗州的州治,其所在山陽郡在任城和東平的西邊,與此兩郡皆接壤,且因為兗州境內的郡國都不大,所以從昌邑到任城國的國都任城縣的距離與從東海西邊的昌慮、合鄉到任城縣的距離差不多,都是只有百餘里。

    這麼近的距離,如果荀貞的兵馬進入任城或者東平,劉岱會有什麼反應,確是可以預料,需要臨機制變。

    荀彧堅持己見,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必明公親赴。志才、公達,俱明智之士,許將軍、趙將軍,皆敢斷之才,擇其一二,任以主戰,劉兗州固意思難測,他們卻亦足可應變。」

    荀貞沉吟半晌,問荀攸和戲志才:「卿二人以為呢?」

    戲志才答道:「文若言之甚是。明公一州之主,不可輕動。至若謀兗之事,忠請領此任。」頓了頓,接着又道,「明公如是仍不放心,等擊走魯國黃巾,將要入兗時,明公可再至前線不遲。」

    「公達,你說呢?」


    荀攸答道:「戲君如去,明公可以無憂。」

    前期只是逐走魯國黃巾的話,確是不需要荀貞親至,等到該入兗的時候,再視情況而定,如需要親自去前線指揮的話,再去也不晚,荀貞因而想了想,說道:「那好吧,此次擊魯謀兗,就請志才領軍師之任,先去魯國。」

    戲志才說道:「必不負明公所授。」

    荀攸問道:「敢問明公此次欲擇誰人為將?」

    「君卿何如?」

    剛才荀彧列舉可主兵的將領名字,沒有說荀成和徐榮,是因為後者二人分在琅琊、廣陵,離魯國稍遠,調動起來不方便,且荀成還有震懾泰山兵和鹽豪之重任,更是不可離境,所以他只說了許仲和趙雲,此二人一在下邳,一在東海,離魯國都近。

    荀貞認同荀彧的這個判斷和選擇,於許、趙二人中,他又選了許仲。

    荀攸說道:「許將軍督下邳、彭城二郡兵,趙將軍只督東海一郡兵,明公坐撫東海,卻不調趙將軍,而調許將軍,是因為亦想調彭城兵與臧霸入魯麼?」

    「正是,子龍當方面之任的資歷略淺,秩僅中郎將,如任他主兵,藏宣高與彭城兵或會不服。」

    戲志才說道:「文謙文武兼資,明公又特許他養郡卒千五百人,有他守下邳,君卿縱是率部稍離,下邳、彭城短日內亦必無恙。」問荀貞道,「明公適才說此次只用五千精卒,不知打算從彭城和臧霸處各調多少?」

    「我意以宣高為君卿副,檄他出兵千人,彭城亦出千人。」

    不能命令臧霸和彭城薛禮派出全部的兵馬,一則,他們定會不願,二來,也不能放心,所以令他倆各出千人,再任臧霸為副,這樣,既用其兵,又擢其主,想來至少應是能使臧霸不致太過心生不滿,至於薛禮,他是彭城相,彭城是他的地盤,便是任他為副,料他因懼荀貞可能會「調虎離山」、趁勢奪了他的彭城之故,必也不願意出郡,故而,索性也就不提此事。

    戲志才點了點頭,說道:「以我三千精銳為主,以彭城、臧霸各千人為輔,再以君卿鎮領之,足可與強敵戰於野了,擊彼黃巾,定然不在話下。



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  
趙子曰推薦:  赤旗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即鹿  
隨機推薦:  原子戰神  長生者仙  劫天運  神級插班生  一品江山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三國之最風流"
360搜"三國之最風流"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