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沖 喜

    readx;    獻給千千萬萬曾經是「可教育好子女」的中老年朋友。

    (一)沖喜

    長江三角洲是聞名天下的魚米鄉。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從上中游裹挾巨量泥砂,入海前在此沉澱淤積,億萬年來日進寸長,賜予華夏子孫這方沃土。

    三角洲北翼的江安縣,濱江臨海河網縱橫,大小村落宛若繁星。百萬人口栽稻種麥植桑養蠶,是傳統的農業縣份。

    上世紀六十年代,縣城人口尚不足萬。一條折線狀七里長石板街橫貫東西,分別叫東、中、西大街。數十條胡同沿大街向兩側延伸,小城骨架酷似一條大蜈蚣。

    石板街寬丈許,用黃褐色花崗岩片鋪就,坑坑窪窪凹凸不平,卻被行人的鞋底打磨很光滑。梅雨季節濕漉漉象抹過油,小心翼翼走也不免摔跟斗。

    城裏青灰色民宅鱗次櫛比,其間夾雜大小不一的商家店鋪。每天從清晨到黃昏,獨輪車木輪吱扭聲,小販叫賣吆喝聲,深宅庭院哭笑喧譁,合成小城特有的奏鳴曲。

    與石板街平行的老城牆多處殘豁坍塌。城牆根下護城河裏,暗綠色河水散發着臭氣。一九五八年,縣人委發動職工居民中小學生義務勞動,推倒舊城牆填平護城河,在上面修起一條砂石大道冠名「人民路」。未鋪瀝青的路面塵土飛揚,它的寬闊敞亮仍吸引了眾多機關和商家,人氣漸漸超越逼仄的老石板街。縣城最早的兩幢樓房大會堂和縣人委,不久便聳立人民中路兩端,座南面北像兩尊雄獅巨塑,傲視青灰色調的古城。


    江安縣中學校園位於縣城東北角。解放前這裏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寺院東寺廟,香火鼎盛時期僧人近百。其核心建築大雄寶殿建於北宋年間,殿內供奉着如來佛祖觀音菩薩貼金巨塑,羅漢金剛一應俱全。歷經八百年風雨,青瓦飛檐雕梁畫壁完好無損,二十四隻扁鼓形花崗岩底座上,三丈多高的擎天巨柱雄姿依舊,顯示出這座古典建築的不凡氣派。

    「江中」的前身私立紫玉初中,創辦於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是當時全縣獨一無二的中學。校長崔大同等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辦學,培養出一批批有革命覺悟的青年才俊。戰爭年代「紫中」數度遷徙,直到解放才在砸碎了泥胎佛像後的東寺廟安身。

    一九五六年,紫玉初中改公辦並增設高中部,更名「江安縣中學」,百萬人口大縣終於有了歷史上第一所完中。許元紹任校長兼總支書記,崔大同為副校長。

    升格完中後的最初兩年,「江中」每年僅招收兩個班高一新生,這些「人尖子」佔全縣總人口萬分之一。

    在「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方針指引下,許校長熱衷於組織學生投入社會活動,每學期停三四周課是常事:

    ——五七年秋季開學不久,高中四個班開展大鳴大放。操場東側埋設兩排木樁,釘上葦席搭成大字報長廊,入口處高一(一)班學生榮子山的對聯赫然在目:幫黨整風責無旁貸時不我待看誰積極比寫得多比揭的深一時間,同學們忙於貼大字報無心上課。兩周後大鳴大放戛然而止,緊接着開展大辯論。之前寫得多揭的深的風雲人物,都成了向党進攻的壞蛋。

    ——五八年春,「移風易俗破舊立新」,停課一周下鄉拆土地廟砸祖先牌平墳頭;複課剛一個月再突擊「除四害」,白天挖鼠洞夜晚掏雀窩,圍着茅廁撈蛆捉蚊蠅。

    ——五八年秋新學期開學即停課,全體高中生投入煉鋼鐵。土高爐熊熊燃燒半個月,煉出一坨坨似渣非鐵黑色凝塊;緊接着下農場秋翻——人推絞關鋼絲繩牽引五鏵犁,深翻可達一尺五,後來嫌太淺改用大鏵鍬挖。挖一層土鋪一層稻草灑上石灰水,再挖土再鋪草再灑石灰水。地頭標語牌口號「深翻一丈五,來年畝產一萬五」。各班比賽放「衛星」,二十四小時不睡覺算小衛星,三十六小時為中衛星,兩晝夜不合眼叫大衛星。這學期停課超過總教時三分之一。

    ——五九年上半年,教導處佈置利用晚自習突擊補課,把上學期落下的課東一榔頭西一棒補了補。秋季中央召開廬山會議,許校長下令再停課,下農村公社宣講全會公報,開批判會演活報劇,誓死捍衛三面紅旗。。。。。。

    接連不斷的停課。所有課程無法按教學大綱授課,整單元整單元被捨棄,舊課未補新課又落下,



一 沖 喜  
景樂生推薦:  
隨機推薦:  紅色莫斯科  鋼鐵蒸汽與火焰  末日崛起  九星霸體訣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半生煙雲"
360搜"半生煙雲"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