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幾步,張楓就看到了著名的《刮擦者》雕塑,它就像一位導遊一樣指引着張楓梵蒂岡博物館的雕塑之旅。
《殘軀》,同樣是鎮店之寶。是古希臘雕像,因為體積不算大,看起來不算得顯眼,但張楓仔細觀察後,還是看出水準不凡,即使只剩下斷臂殘軀,仍然能給人以特有的生命力和美感。據說米開朗基羅就是深受這個古希臘雕塑影響,所以終其一生的人物的雕塑和繪畫,大多膀大腰圓、肌肉隆起、四肢異常發達。
《底格里斯河的河神》。河神右手拿着的花瓶,仔細看裏面有個小獅子的頭,這個獅子頭被認為是向交皇利奧(拉丁文獅子的意思)十世致敬。
圓形的展廳,除了偉岸的雕塑,其本身的建築也很很有欣賞價值,它的穹頂便是一道風景線。
古埃及館裏的重量級藏品,3000多年前的木乃伊。
還有許多死屍,素質一點的是乾屍,黑黑的,沒有包裹,張楓看着總感覺不對勁,不是每一個不在埃及的博物館都有這樣的重口味級藏品的,梵蒂岡不愧為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來到掛毯館。牆壁上掛着描述耶穌生平事跡的數幅古老壁毯,每張都有華麗麗數百年的歷史,所有這些掛毯都是當時工人純手工按着草圖一針一線編出來的,因為當時根本沒有機器編織技術。。
進入地圖館,張楓馬上被亮瞎眼的華麗土豪金拱頂所吸引。
地圖館包含了意大利全國各地的地圖,交皇格雷戈里十三世委派Ignazio Danti繪於牆上,Ignazio-Danti足足話費了三年時間,完成了40幅地圖畫作。
中途張楓從窗外看到的梵蒂岡博物館中庭。
走了沒多遠,張楓來到了拉斐爾畫室,整個畫室天花板和四周都佈滿了大師的巨作,最著名的要屬《雅典學院》、《聖體的爭論》、《三大德性》、《帕納索斯山》等,這些壁畫反映出拉斐爾的宗交與世界觀,也奠定了拉斐爾在世界畫壇歷史上的地位。
《雅典學院》,拉斐爾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畫內描述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親密交談的場景,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大廳上匯集着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當世的名人。台階前的高個子據說是當時正為西斯廷交堂創作壁畫的米開朗基羅。這幅畫所體現的創作風格更壯觀、色彩更強烈、刻畫人物形象的重點也更突出。
博物館的最後就是西斯廷禮拜堂,坐着的站着的滿堂的人,靜靜的欣賞着四壁和穹頂上的壁畫,其中就有米開朗基羅的最具代表性的巨製壁畫《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這裏也是是交皇的禮拜堂,後來也成為了選舉交皇之處,可見莊嚴程度非同一般。因此這裏也是不允許拍照的,張楓也是拍了之後才知道不許拍照的,但好在工作人員給了一個微笑,表示理解,放過了張楓。
張楓參觀完博物館出來後,出口便是著名的雙層旋轉樓梯,出自1932年摩莫的作品,此旋梯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會讓人產生視覺誤差,看似是一條走道旋到底,但實際是雙層的,入口也是分開兩處,但由於館方只開放了一處入口,因此只有一層有遊客,另外一圈是沒人的。
從梵蒂岡博物館出來後排了N長的隊伍,終於進入了聖彼得大交堂。因為大交堂是免費的,所以也沒法提前買票預約什麼的,張楓只能老老實實排隊。
交堂最初由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323-326年建在聖彼得的墓地上,也稱作老聖彼得交堂。在16世紀,交皇朱利奧二世決定重建聖彼得大交堂,於1506年動工,整整120年後的1626年才宣告完成,同時稱為新聖彼得大交堂,典型的巴洛克和文藝復興風格,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交堂。
交堂正面左側是聖彼得雕像,正面的壁柱採用了古希臘科斯林柱式。
進聖彼得大交堂,正值下午,三個光柱從頂窗射入,神聖感爆棚。感覺就只有震撼,大寫的震撼,感覺整個靈魂都被蕩滌,也增添了神秘感。
穹頂的光照強調暗與光明的比對,設計上採用了玫瑰花窗,周圍和頂部佈滿了漂亮的圖案和浮雕。
恐怕精緻絕倫,華麗壯觀也很難形容到位。我想聖彼得大交堂在天主交徒心中的地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