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里正走後,陳耀祖詢問起張老漢來:「張老伯,上次跟你提過的親事還有效嗎?」
張老漢大喜,連忙說:「有效,有效。」
對於這門親事,張老漢自然是極其滿意的。
自從上次陳耀祖提過之後,張老漢便托人打聽了一番,對於陳青雲的底細基本上摸了個清清楚楚。
雖然說陳青雲現在只是一個軍戶,年齡也偏大,但他的人品、口碑都非常好,而且還是文武雙全,再加上在城裏還有產業……
確實,與普通老百姓相比,陳青雲的條件還算是不錯的,因此張家父女都對這麼親事很滿意,就等陳家上門來提親了。
滿意就好!
陳耀祖又笑着問道:「老伯,你想要什麼聘禮?」
他問得這麼直接,這下可讓張老漢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隨意就好。」憋了半天,張老漢才憋出了這麼一句。
既然要成為自家親戚了,陳耀祖怎麼能隨意呢!於是他盤問起張老漢的家境來。
「老漢家原本有幾分旱地和五畝水田,家境還算殷實,後來為給兒子娶親,水田典押給了文炳榮……」
這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原來,張老漢一家遷到這裏來之後,原本分了五畝和一些旱地,精耕細作之後,除了養活自己一家之外,把剩餘的糧食變賣了之後,還能有些積蓄。
三年前,家裏用積蓄新修繕了房屋,準備給長大成人的兒子娶親。
不過因為積蓄不足,張老漢便以水田做抵押,咬牙向文家借了五兩銀子,準備給兒子當聘禮辦喜事。
當時和文府約好的是月息五分,秋後糧食收成後變賣糧食連本帶利一起還。
張老漢算了算,五畝水田一季收成下來約能收10到12石大米,刨去留下來給自家吃的和交稅的,應該還能賣個六七兩銀子,還清文府的本息綽綽有餘,於是便咬牙借了這筆高利貸。
誰知道,莊稼快到收成的時候,一夜之間,卻莫名其妙地被糟蹋光了,導致他當即顆粒無收。
於是悲劇發生了。
利滾利之下,那五畝水田很快就變成了文府的資產。
不得已,為了生存,張老漢只好反過來向文府租了三畝水田,以供自家食用。
自此,張老漢就成為了文府的佃戶。
陳耀祖粗略算了一下,按照明朝的度量衡,一石糧約合150多斤,每畝水田一季約能產2石大米,一年兩季,如此一算下來,張老漢所租賃的三畝水田,一年下來應該能收稻穀12石左右,大概也就是1500斤大米的樣子。
按照張老漢的說法,每畝水田每年要向文炳榮交租2石大米,也就是約合年糧食總產的一半。
按理說,這個地租基本上還算是合理的,但如此一算,張老漢一家每年的糧食就只剩下六石左右也就是八九百斤了,他們一家人夠吃嗎?
陳耀祖又算了一下。
張老漢家現在有老兩口、兒子、媳婦、女兒等一共五口人,平均算下來,每人每年的口糧才180斤左右的大米,這明顯是不夠吃的,還得補充其它粗糧,或者有其它收入來源才行。
看來,失去了土地的張老漢一家是過得相當艱難的,萬一要是遇上災荒年,那非得餓肚子不可。
難怪明末那麼多人造反,失去土地的農民實在是太多了一點!
張老漢此時還在喋喋不休地說道:「我左思右想,覺得當時糟踐糧食的事肯定是文府派人幹的!」
陳耀祖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還用說嗎!這就是典型的巧取豪奪,文炳榮這樣的事不知道幹了多少,否則的話,他那麼多的田產怎麼來呢?
這就是明朝官紳階層對下層老百姓的盤剝,文炳榮在上合村把這一點做到了極致。
陳耀祖試探性地問道:「那你怎麼不去官府告他?」
張老漢回道:「我敢嗎?文炳榮和縣衙的人好得穿一條褲子,能告贏才怪。以前也有人告過,可不僅沒告贏,反而被文炳榮派家丁將人打了個半死!」
當張老漢說起這些的時候,還非常的憤憤不平。
陳耀祖又嘆了一口氣。
其實這也
第85章可憐張老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