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說:「這麼遠呢,好幾千公里,十二天不算慢了,反正咱們要回去不也得十來天嘛。」
小紅說:「啊?咱們要在羊城呆這麼久啊?還幹什麼呀?」
小偉說:「逛逛看看唄,這邊商業比咱那邊發達多了,學習學習。完了不是要去巴渝嗎?不也得幾天啊?還有北戴河呢。」
小紅想了想點點頭,說:「好吧,也差不多。」
因為下午法拉力公司的人要過來,四個人就哪也沒去,就在酒店周圍逛了逛了,這邊有友誼商店和商場,也有私人開的一些店鋪。
友誼商場是特殊時期產物,學習自蘇俄的小白樺商店,是專門為外籍人士和特權人士服務的地方,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裏,這裏有着全世界各國的貨品,平時憑票都不好買的彩電,冰箱,茅台酒,瑞士手錶,自行車,黃金珠寶古董字畫等等在這裏全都有充足的供應。
這裏也是國家賺取外匯的地方,人民幣在這裏不能花,要用外匯券。人民銀行專門為友誼商店這種地方印製了一種特殊的錢,供給國內的外籍人士使用,和人民幣等值,就叫外幣兌換券。有意思的是,80年人民幣最大面值是十元,外匯券就有五十和一百了。
現在五十和一百面值的外匯券是收藏熱門。
那時候為了掙外匯施行外匯雙軌制,官方匯率一美元換人民幣是五塊多,五塊二到五塊七,但在外匯市場上已經接近九塊錢了。
友誼商店門口蹲着不少專門換外匯券的人,背着個軍用書包,叨着煙打量着過往行人。見有人往商店裏瞅就問一聲:「要外匯券不?」他們的價錢壓的很低,十元外匯券要九十塊人民幣。
友誼商店裏雖然貨品很全,但是價格比較貴,那時候咱們國家出口的商品因為幣值兌換的原因基本上都是虧損的,只有在友誼商店裏能掙着錢。外國人沒有選擇,他們在普通商場裏買不到東西,只好花高價從這裏買。
然後一批特權階層的人也會在這裏買東西,因為這裏什麼都有還不限量。至於為什麼是特權階層?老百姓上哪弄外匯去?然後外匯券就成了搶手貨,有點能力的人想方設法的淘弄這東西,黑市規模越來越大,許多精明的外國人也不再到官方指定地點換外匯了,都跑到黑市上換。
95年一月一日,為了規範外幣市場,也因為國內的商品不再那麼緊缺,國家停止了外匯券的流通,友誼商店也變成了普通商場。
那時候友誼商店裏的營業員都相當牛逼,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高挑大美人兒,用特批的進口化妝品化妝,穿着白色小翻領襯衫,紅馬甲紅領結,一口流利的英語。馬甲上右胸口縫着名牌,左胸口戴着金屬國徽小章,要多帶勁兒有多帶勁兒。
四個人進裏面轉了一圈兒,有錢不好用,灰溜溜的又出來了,門口一個哥們笑着問:「換點外匯券不?這裏中國錢不好使。」
小偉瞅了瞅這個男人問:「北方人?」他的普通話說的挺好的,一聽口間就是北方的。
那哥們站起來,把書包背到身後說:「冀北的,你們是哪裏來的?」
小偉說:「我們東北的,你這個,怎麼換?」
那哥們說:「都是三比一,咱都是北方人,我給你算二比一,怎麼樣?」
那會兒外國人必須到指定地點兌換外匯券,十美元換五十多塊外匯券。黃牛拿人民幣從外國人手裏換外匯券,五十外匯券給八十人民幣,再把外匯券按面值翻倍賣給國人,中間利潤相當大。那會兒公安抓倒券的都抓發財了。
小劉在邊上咳了一聲,掏了根煙對小偉說:「火機借我一下。」
小偉把打火機掏給小劉,搖了搖頭說:「算了,下午我朋友過來,我和他弄點就行了,你們這太貴了。」
那哥們眼睛一亮:「哥們,你能弄着這東西?哎,多弄點唄,我一比一點六和你換,行不?」
小紅在心裏合計了一下驚訝的說:「你們這麼掙錢啊?」
那哥們笑了笑說:「湊和,湊和,掙口飯吃。真的哥們,能行不?我這價給的絕對不低了。」
小偉對小紅說:「咱們是回去還是再逛逛?」
小紅看了看時間說:「我留的是房間號,要不回去吧,這也沒個聯繫方式,別人家來了找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