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偉和陳輝從臨時辦公室出來,來到會議室。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吳國林王立華杜安安幾個人都在,剛才他們幾個在這屋打撲克來着。
來應聘的是個中年人,三十五六歲,戴個眼鏡,背着個皮包,好像走了不少路,一頭的汗水。
看到小偉和陳輝進來,應聘的中年人從椅子上站起來沖兩個人點了點頭,小偉笑着回應了一下:「坐。石麗,給倒杯水。你這是從哪過來的?怎麼一頭汗。」
中年人抬手在額上抹了一把:「到是沒多遠,就是來這邊時間不長,還沒適應這邊的氣候。」說話是北方口音。在海南混的北方人太多了。
小偉拽了把椅子坐下,掏煙出來給吳國林他們一人扔了一根,問中年人:「抽煙不?你叫什麼?」
中年人接了一根。掏打火機點着,說:「我叫封耕,從京都過來的,老家在吉北。我原來在旅遊局上班。這幾年,鐵飯碗拿不住了,人都往南跑,掙大錢。
我家裏孩子,家境一般,也想出來看看,就辦了停了薪留職跑這邊來了。在這邊半年了,工作也做過一些,都是在地產公司。前兩年這邊就地產公司多。
前年公司倒了,老闆跑了,我連工資都沒拿到,也沒臉回去,就這麼混下來了。我看了貴公司的招聘啟示,是要搞旅遊地產,我琢磨着我是旅遊局出身,又接觸過地產,就過來試試。」
小偉從吳國林手裏接過封耕的簡歷,邊翻邊問:「過來後悔沒?」
封耕抬手在頭上抓了幾把,有點不好意思的樣子:「也談不上後悔吧,不過,來前的壯心磨的也差不多了,心裏對老婆孩子啥的,還是感覺有點虧欠。本來是想來掙錢的,結果飯都要吃不上了。」
十萬人才下海南可不僅僅是七個漢字。而這個十萬也並不就是說來海南的有十萬人。從88年開始全國各地來海南淘金的內陸人何止百萬,這些人里有學生,有工人,有生意人,有大量的下海乾部。
七八年的時間過去,海南的發展一波三折,這些人也身臨其境的見證了整個過程,有些人發了,有些人走了,更多的是夢想未滅繼續尋找機會的人。
或者說不甘心。像封耕這樣的人佔了大多數,他們也想過離開,但是感覺無顏去見家鄉父老。
除了這些飛蛾撲火一樣自己一頭扎進來的,還有很多被遺棄在這裏的人。這是九十年代的歷史特色。
九十年代,改革的不只是經濟,還有體制。
那些年上邊拆開合併新建撤銷,幾大部門拆騰了個遍,下面各地也差不多,今天成立個局,明天拆出來個所,後天又弄個辦公室,也是忙的不亦樂乎。
到九十年代末,很多地方都有不少這樣的單位:他們號稱是政府部門,穿着制服有着獨立的辦公樓車輛,卻不屬於任何單位,甚至沒有業務,也沒有工資,全靠自力更生。
像萬通的馮輪,他從京都到海南是去籌建體改所的,可是又不給錢,省里批了一萬台電視出來讓他們賣,掙的錢就是啟動資金。結果沒掙着。後來就直接原地解散了。
對,就是解散,沒有任何安排,馮總只能跑去打工,給牧其中當了一段時間馬崽,後來和幾個人辦了農高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萬通前身。然而我們從來沒聽說過體改所其他人的命運傳說。
不管是什麼年代,也不管是什麼地方,永遠都是有人笑有人哭,有成功有失敗。往往我們只能看到勝利者的笑容,卻永遠也聽不到失敗者的哭聲。然而他們才是最多的那一部分。
……
「我們是搞旅遊地產,投資的是旅遊硬件,你能說說你對這方面的看法嗎?」小偉合上簡歷抬頭問。
封耕喝了點水,在心裏組織了一下,說:「我不知道我想的對不對,說錯了各位領導別笑我。
旅遊地產是現在剛剛興起的一個名詞。嚴格來說,目前國內在這方面做成功的企業不多,或者說完全沒有代表性案例。
旅遊這個行業也就是這兩年才慢慢火起來,地產的時間更短。但是把這兩個行業結合起來,我感覺能行。
國內旅遊目前主要是靠地方自然景觀,政治導向還有歷史留存,實話實說,還停留在表層。我接觸過不少國外的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