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秋去。
整整一秋,陶商都在他的國公府中度過,終日與幾位夫人快活。
不覺秋糧已下,正如陶商所預料的那樣,諸州秋糧喜獲豐收,尤其是許都、淮南等幾地的屯田,皆也大獲豐收,各地糧倉堆積如山。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的問題已經解決,北伐再無後顧之憂。
要說後顧之憂,也就只餘下曹操劉表和孫策三路諸侯的威脅。
江東方面,孫策雖猛,但江東軍精於水戰而不精於步戰,壽春兵精糧足,城池堅固,以徐盛率一萬精兵駐守,已然足矣。
至於荊州方面,有大將廉頗在,還有陳登這員智士輔佐,以七千精兵屯於宛城,足以防範荊州劉表的威脅。
唯一讓陶商有所顧慮的,就是關中的曹操。
前番陶商對曹操沒有防備,那是因為曹操剛剛進入關中未久,正集中精力跟西涼諸侯激戰,料他也分不出兵馬來威脅中原。
現在形勢卻不同了,根據細作最新發來的情報,曹操已收降馬氏一族,並將最後的抵抗者韓遂包圍在了金城,相信不出數月,就能夠將之拿下。
韓遂一滅,曹操就等於一統雍涼,實力再度大增。
那時,若陶商起傾國之兵北伐,關鍵時刻,倘若曹操率雍涼精兵出關,由洛陽進攻中原,便可直接威脅到許都的安危,威脅到陶商北伐軍的側後。
曹操這一路,確實不得不防。
為防曹操,陶商已提前派英布,率七千精兵進入洛陽,拒守函谷關,防止曹操在關鍵時刻捅他一刀。
不過考慮到曹操麾下良將如雲,智謀之士更是眾多,英布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單以他一人,似乎無法獨擋一面,單挑曹操。
若想萬無一失,就必須要英布配備一員頂級謀士,從旁輔佐方是萬全之策。
陶商這下才意識到,自己麾下的謀士,竟是寥寥數人。
陳登在輔佐廉頗,張儀精於情報搜集,掌握着細作網絡,不能輕易離開,算來算去,陶商也只有把自己最信任的謀士陳平,派往洛陽去輔佐英布。
只是陳平這麼一走,他自己的身邊反倒沒有了給力的謀士,光憑自己的謀略,再加上呂雉偶爾的靈機一動,就想要攻滅袁紹,奪取河北,顯然是不現實的。
「看來,先前只重武將,謀士太過於依靠陳平,也該是補充一位絕頂謀士的時候了……」
陶商心中已有打算,當即下令,從集賢館招一員文士前來。
他要召一員謀士英魂。
「系統精靈,我又要召喚了,把智謀值100的謀士英魂,統統給我調出來吧。」陶商「財大氣粗」,一開口就直接召滿百的謀士。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一般點的人才,已經派不上什麼用場,陶商要用就要用頂級人才。
「嘀……智謀滿百英魂名單已調出,請宿主選擇。」
陶商腦海中,立時浮現出一串名單,陶商的目光便在那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上掃來掃去,最後,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上:
張良。
西漢開國功臣,統帥70,武力65,智謀100,政治80,初始忠誠度14。
張良啊,流傳千古的一代智者,一員足以讓陶商流口水的絕頂謀士。
秦末之時,張良投奔劉邦,成為其謀主,楚漢爭雄中,獻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之略,又主張窮追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的一統大業,立下不世之功。
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正是指的張良。
韓信、張良和蕭何,號為漢初三傑,三人之中,劉邦若無其中之一,就有可能奪取不了天下。
今陶商召喚了蕭何,憑藉其治政奇才,將中原諸州打理到井有條,政通人和,奠定了北伐的基礎。
而今,正是召喚張良,倚仗其奇謀鬼策,為自己一舉誅滅袁紹,統一兩河之時。
神思時,腳步聲響起,一員瘦削的文士入內,拜在了陶商腳下。
「你叫什麼名字?」陶商問道。
「屬下姓趙名穹,字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