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可長得好不好看,莊言當然不知道,網友們當然也不可能認為莊言真的因為曾可可長得好看而點讚的。
大部分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小王子》這本書上,都在問這本書到底什麼書。
【誰能告訴我《小王子》是什麼書,剛剛擺渡了一下,說是童話故事?】
【就是童話故事。】
【你都擺渡了,為什麼不在網上看百~萬\小!說呢,反正也沒多少字,看看不就知道了。】
【樓上的別問了,這個f主推薦的書還是很靠譜的,而且莊大都點讚了,錯不了的。】
【看過f主的書評,我有種想要看這本書的衝動了,迫切想要知道到底是什麼故事讓f生出這麼多感慨,像詩一樣。】
就這樣,本來只是小火一把,熱度一下子又上了一個層次,變成大熱點了。
甚至現在在擺渡搜尋引擎上,只要輸入莊言兩個字,下面就會彈出來莊言點讚「從遠方來的可可西里」的新聞。
網友們都在問,這本《小王子》到底是什麼書?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問,好奇了就去搜出來看看,但是不管是哪個時代的網民,都有這樣的尿性,明明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卻非要到處去問。
他們中間有很多人,關心的也並不是《小王子》這本書,而是因為莊言給一個f主點了贊,他們覺得中間有什麼八卦可以挖,所以到處都會看到這類問題。
【莊言為什麼給可可西里點讚?】
【莊言跟小王子有什麼關係?】
【小王子到底是誰?】
【小王子是莊言跟可可西里的私生子麼?】
前面的幾個問題,莊言覺得也正常,可是看到後面一個問題,他就只能搖頭嘆氣佩服網友們的想像力。
看到些沒有底線的傳聞,莊言腦海中首先就浮現出一個典故——宋人掘井。
這個典故是說,宋朝時有一家掘了一口井,自此不用去遠處打水,所以高興地說「吾穿井得一人」,意思是說挖了這口井就節省了一個人的人力。但是這話被傳出去之後,人們以訛傳訛,竟然傳出了這家挖井挖出來一個人,就這樣,十里八鄉的都跑到這家去圍觀那口井,想看看是怎麼挖出來一個人的。
可笑的是,宋人掘井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當時的通訊不發達,人們傳話的時候難免會出現錯誤,而又無從考證。但是現在這種類似「宋人掘井」的事情,卻是因為通訊太過發達,網絡太過發達,發達到什麼人都能上去說兩句話,而且大家說話也不用負責任。
不過莊言對這種事情,也算是有了免疫力,所以也只是一笑了之。
看到《小王子》突然火了,莊言也算是舒了口氣,之前還想說這本書不知道為什麼會水土不服,卻沒想到單單就是市場定位的方向有問題而已,如今有了個契機,也就火起來了。
畢竟這個世界也不缺乏文藝青年,甚至於,這個世界的文藝青年的數量比之二十一世界還要多得多。
按道理說,這個世界一直注重理科發展,文科一項偏弱,怎麼就能滋生出這麼多的文藝青年?
其實不是這個世界文藝青年太多,而是二十一世紀的文藝青年太少,在那麼一個娛樂至死,金錢至上的時代,根本就沒有什麼滋生文藝青年的土壤。更甚者,有很多人自己不喜歡讀書,不願意做一個文藝青年,就極力貶低文藝青年。還有一些人,不是真的愛百~萬\小!說,卻要天天假裝自己愛百~萬\小!說,寫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以為自己是個文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使得有些人對文藝青年印象不怎麼好。這種外因內因加在一起,到後來,文藝青年已經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呦呵,裝什麼文藝青年呢。」
這種陰陽怪氣的冷嘲熱諷,莊言也曾聽過,不過基本上不是說給他聽的,因為他雖然有顆文藝心,但是表面看起來卻是一個理工男。
莊言常常調笑說文藝青年身上有一股特別的酸腐氣息,但也是一種善意的玩笑而已,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理工男的外表下,也藏着這麼一股子酸腐味道。
《小王子》能火起來,莊言是由衷地感到高興,當然不是因為他自己又能多拿多少版稅,而是因為他向來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