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ax^4-by^2=1的丟番圖方程至多只有兩組正整數解。
上面這句話是美國數學家沃什未加證明的猜想。
有些數學系的學生會抱怨,諸如哥德巴赫、黎曼、費馬、卡塔蘭、沃什這些壞蛋好討厭的,他們不負責不加證明的提出猜想,害的我們掛科。
是啊,他們就是這麼討厭,每個人都可以這麼討厭,數學是公平的,任何學過數學的人均有權利大膽的提出猜測。
洞察力讓人的感知變得敏銳,敢於提出猜想的數學家一定具備極高的洞察力,他們不需要證明,他們只需預知。
邏輯推導力負責驗證,具備超強邏輯推導力的數學家扮演裁判的角色,他們完成證明,或者否定猜測。
在21世紀的今天,提出具有價值的合理猜想越來越困難,因為數學前輩們耗時幾千年把該幻想的事情幾乎幻想完了。
接下來的工作大部分是驗證,證明一個懸而未決的著名猜想,亦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在《丟番圖方程沃什猜想的證明》這個案例中,沈奇你體現出了極強的邏輯推導能力,沒問題,投稿吧。投去《美國數學會雜誌》或者《數學年刊》,為什麼不呢?」穆勒看完沈奇的論文,說到。
《美國數學會雜誌》、《數學年刊》都是美國人辦的數學期刊,它們和瑞典人辦的《數學學報》、德國人辦的《數學發明》,並稱為國際四大數學期刊。
「好的,等會兒就投稿。」沈奇原本打算將這篇論文投去《美國數學彙刊》或者《太平洋數學雜誌》這種美國一流、國際次一流的數學期刊,既然穆勒教授鼓勵他往國際四大期刊投稿,那就這麼幹吧。
「共同第一作者是oh……yeah?」穆勒教授嘗試性的發音。
「是的,歐葉,我的女朋友。」沈奇糾正穆勒的發音。
「她是中國人?」
「中國人。」
「奇怪的發音,有趣的名字。」穆勒審完了沈奇的論文,將論文遞給瑪麗:「瑪麗,你專攻數論,你看看吧。」
接過沈奇論文,瑪麗的表情精彩極了,信以為真卻保持質疑,咬牙切齒又極力克制,想要推翻然而目標無懈可擊,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裏吞。
沒人比瑪麗更熟悉沈奇的這篇論文。
僅就這篇丟番圖方程沃什猜想證明的論文而言,瑪麗可能比歐葉更加了解論文作者沈奇。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不是你的太太,而是你的死敵。
在這篇論文中,沈奇用到了圖厄-西格爾關於二項式函數的帕德逼近方法,從而精確求解圖厄方程及圖厄不等式。
這種超幾何方法的有效代數逼近,在沈奇手中運用的無比嫻熟,比他年初的時候更精純。
沈奇玩逼近的手法對於瑪麗來說太熟悉了,她在博士畢業論文中引用過沈奇這種手法產生的結論。
他,又變強了……瑪麗呼吸變的急促,胸口猛烈起伏,近日睡眠不足導致她氣短胸悶。
然而陌生的是,在帕德逼近結束後,沈奇並未引用瑪麗的絕活兒——非零代數整數處理,這讓瑪麗感到悲哀,痛心,甚至有些失落。
今年年初的時候,他明明用過我的絕活兒……瑪麗恨恨的掃了沈奇一眼,不甘心。
形勢趨於明朗,既然沈奇在圖厄-西格爾關於二項式函數的帕德逼近之後,不使用非零代數整數處理,那麼他必然會放棄埃維策證法——瑪麗的另一手絕活兒。
惴惴不安的,瑪麗翻閱沈奇的論文到最後幾頁,果不其然,這個中國小子!
沈奇大膽使用gap準則結合約化方法,巧妙的過渡到四次方程ζ=a^v+b/a1^v+b1等價於決定序列中的所有平方數。
這幾乎是致命一擊,讓瑪麗失魂落魄,非常無力,感覺身體被掏空。
最終沈奇舉重若輕、化繁為簡的完美證明了,形如ax^4-by^2=1的丟番圖方程至多只有兩組正整數解。
沃什猜想被一位不滿二十一歲的中國年輕人用一種全新的、簡潔的方法徹底證明。
瑪麗的臉忽白忽紅,她比沈奇大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