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畢竟是曹操果斷向後撤退,向後退了五十里才安營。大將樂進、滿伯寧鎮守合肥訓練有方,有兩萬人馬前來接應,這對於曹操來說真是雪中送炭。曹操誇獎了樂進、滿伯寧一番,然後問:「可有敵人來攻打,兵馬有多少。「
荀攸上前一步:「啟稟丞相,東吳兵原有三萬餘人,周瑜為大將,後來孔明率領兩萬兵馬前來聲勢浩大。」
曹操長嘆一口氣對荀彧道「是我大意了,「你有何妙計。「
荀彧說道:「兵貴速,而不貴久,咱們不應該撤退,撤退是走不遠的,距離此地前方十里地處有一座山峰不如趕緊佔領。現在若是全線潰退,說不定還遭到截殺。我們還沒有敗,只有守住陣腳,還是有可能平安退回的。」
曹操環顧眾將:「何人進兵。「
許褚、夏侯惇都覺得這一仗窩火就道:「我等願往。「這時夏侯惇早就被曹操從江陵調回。
曹操大喜,命令許褚、夏侯惇各率領一萬大軍前去進攻,而命令兒子曹彰率領兩萬人馬作為接應。自己率領部隊原地休整。
常言道龍生九子各有所好,曹操雖然不是薄情的人,但妻妾成群兒子就有十五六個,曹操的兒子們不僅有數量而且也有質量。尤其是和卞夫人生的三個孩子,老大是曹丕,為人城府很深,有曹操的風範,曹植能吟詩作對也是特別的有才能寫過《洛神賦》、《白馬篇》。如果道前兩個兒子繼承了曹操的文采,那麼第三個兒子就繼承了,曹操的武勇,曹操曾經刺殺過張讓和董卓,也是一身都是膽。曹彰從小就善於射箭、駕車,臂力過人,徒手能與猛獸格鬥,不怕危險困難。
而且十分的喜歡打仗,曹操也曾提醒過曹彰「你不嚮往讀書學習聖賢之道,卻好騎馬劍擊,這都是只能對付一個人的,哪值得珍貴!」督促他學習《詩經》和兵法。
曹彰告訴曹操:「大丈夫一旦作了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就能率領十萬人馬在沙漠上馳騁,驅逐戎狄,立功建號,才是大丈夫所為。」曹操有一次問幾個兒子的愛好,曹彰道:「願作將軍「披堅甲,握利器,縱橫天下。」後來曹操也就不勉強他了。
曹操很器重曹彰,看着曹彰英武的樣子很是欣慰,自豪的道:「我曹孟德的兒子真是英武不凡。「
再說聯軍方面,周瑜與孔明,正在商議追擊曹操的辦法,只聽細作回報,曹操收攏了敗軍,而且加上滿伯寧,樂進二人的兩萬兵馬,如今不退反進不知是何道理。
周瑜一揮手讓送信的退下,「眾將有何看法。「
程普上前一步,「曹操是善於用兵之人,而且曹操敗兵仍然不少,不如如今之計只有派潘璋將軍飛馬報告主公。如今我軍已經大勝了我等原地據守就可。」
周瑜直接道「程普將軍所言不妥,如今我軍士氣大振,一股作氣,不可坐失良機,曹操百萬不足懼,更何況此時,曹操必然搶佔距離此處十里處的山頭,居高臨下,不如我軍先佔領山頭。」
孔明知道雖然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可是還稍稍改變歷史,曹操敗的好像沒有那樣慘雖然知道整體上是勝利的,可是有沒有小的失敗就不知道了,如今不能只憑藉歷史知識,而學會思考。
孔明想到這裏上前一步「「大都督不可曹操擅長火攻,如今山中植物眾多,又是隆冬草木乾燥如果屯兵山上必然被火攻。不如大都督火速進兵,再曹操沒有攻來之前,率軍5000兵馬躍過此上,依山而守,如果敵軍猛攻就退到山上,到時候我率領大軍就在山下埋上引火之物,火燒山。」
太史慈大驚說:「我軍將在何處安身。」
孔明微笑:「我會讓岳飛將軍率領1萬人馬,到半山腰的時候砍出20米長的空地來,不會燒到山上來,這樣我軍就能在山上駐軍了。」
周瑜有些猶豫「先生好計策只是曹操吃了一次虧,不可能再吃一次虧,我也想到了,只是怕曹操有防備。「
孔明道「曹操若是平時必然不上當,而此時他驚魂未定,正是我們的機會。「
周瑜點頭道「眾將聽令太史慈,呂蒙聽令,你二人率領一萬人馬,按照諸葛先生說的做。「
太史慈,呂蒙領兵而去。
周瑜對孔明道:「請先生出兵在前,我自引兵馬在後策應,以防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