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已經沒人再關心太子讀書之事了。
松錦大戰戰敗傳來,崇禎連忙將眾臣傳來議事。
崇禎急急帶着慌亂的陳新甲去了乾清宮,慌亂間,沒人注意到朱慈烺竟是也在隊尾,默默上了殿。
內閣諸位大學士,六部都察院四寺等一干尚書侍郎正卿少卿等四品以上的官員紛紛被召入宮中詢問。
崇禎慌了。
在不起眼的角落裏靜靜地觀察,朱慈烺比所有人都多了一份冷靜。
「諸卿,諸卿。現在遼東局勢,當如何?」崇禎環視群臣,目光急切。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道直道:「陛下。松山戰敗,蓋因總兵王朴、吳三桂臨陣脫逃。以至於軍心大亂,由此敗績。欲穩定邊疆,首當整肅人心。臣請誅王朴、吳三桂。查中樞、遼東,有礙邊事者。」
陳新甲面色微白,這次松錦大戰他多有催促,使得洪承疇倉促出戰,多有怨言。
一旁的吏部尚書李日宣緊接着附和:「九邊精銳,旦夕傾覆。不徹查誤國之奸臣庸吏,無以挽回人心。」
「臣附議!」
……
一時間,群臣踴躍,正色昂然之音不絕殿內。
朱慈烺笑容浮上冷意,冠冕堂皇的漂亮話誰不會說,議事決斷的時候一個個不見蹤影,這會兒攻訐倒是起勁。
崇禎被吵得心煩氣躁,斷喝道:「孫師(孫承宗)十數年遼東經營,現在旦夕傾覆。諸君還在此糾結於什麼細枝末節?當務之急是遼東軍務應當如何處置?至於其他,推後再論!宜興,你為首輔,如何看?」
殿內稍稍安靜了下來,首輔周延儒硬着頭皮,上前道:「陛下。遼東軍務未必沒有轉圜之餘地。錦州被圍未破,吳三桂雖臨戰退兵,但主力猶在。先安撫前線將士,後方徐徐調撥兵馬,籌集糧餉。應有恢復之望。」
周延儒一番話說得模稜兩可,含糊之極。但比起一群私心泛濫光拖後腿的其他人而言,崇禎聽了好歹打起精神。
周延儒說得不錯,錦州還沒有被攻破,洪承疇出兵,本來就是為了解圍錦州。遼東防線,只要錦州寧遠尚在,遼東之事,就沒有糜爛到無可收拾的地步。
「收拾遼東軍務,兵部議論如何?」崇禎看向陳新甲。
陳新甲滿臉愁苦之色,道:「兵部議請陛下施恩籠絡山東劉澤清部、湖廣左良玉部。抽調宣府大同之兵馬,擇選京營精銳,赴遼東救援。」
崇禎搖頭:「劉澤清、左良玉需圍剿內寇,不許。宣大殘破,無可用之兵。」
「如此,臣請陛下擇一老練精幹之臣速赴山海關,穩定軍心,收拾軍務。」陳新甲又道:「或選廣西土司狼兵、石柱土司土兵入遼東,或選京營勇士。」
「石柱兵當面張賊,調撥委實艱難。」崇禎又是否了:「廣西土兵不錯,還有京營。兵部議一議,安穩遼東吧。」
陳新甲鬆了口氣。
崇禎現在已經冷靜了下來,松山一敗他痛心無比。乍然聽到消息,已然慌亂失措,差點走上了賭徒心理。妄圖再收羅餘力再次一搏挽回局面。
但現實是殘酷的。
洪承疇已經將所有能戰邊兵搜羅一空,眼下能做的,只能期望清人胃口不足,吞掉洪承疇所部後再無餘力進攻,讓寧錦防線維持下去了。
再次搜羅兵馬匯聚遼東,顯然就是這個打算。
朱慈烺站在歷史的高處,對現在局勢的把握,可以說不輸當朝宰輔,更比局中人多了一分後來者的遠見。
只是……
崇禎就連這麼一點點期望都只能是妄想了。
朱慈烺環視了一圈朝中眾臣,這裏面,連一個能擔大任之人都沒有。
周延儒太使乖,做事太顧忌己身,陳新甲忠心魄力有餘但才幹不足。至於朝中其他人,更是連這兩人都不如。
清流一派只知道強硬圖名,其他大臣大多私心過重,不足以任事。戰敗消息傳來,首先攻訐別人撇清自己,只圖私利而已。
而最最重要的是……
戶部尚書李侍問出列,緩聲道:「陛下。若調撥九邊之兵,廣西土兵,再整頓京營。國庫已無錢糧足用。」
崇禎直愣愣地看着李侍問:「現在國事
第三章:戰敗善後誰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