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勢造英雄,不施仁義,昏君無道,奸臣遍佈,甚至天災**。等等,這一切的理由都可以從各個角度去嘗試解釋這歷史上的興衰起落。解釋那治亂循環。但在朕看來,這裏頭說的都沒錯。卻絕不是那最主要的緣由。在朕看來,一切緣由,落到根底上,是人。」朱慈烺環視周遭,道:「諸位,可以將手頭的會議資料翻到219頁上。」
一陣翻頁的聲音響起。
上面,列着翰林院在歷代史冊上匯總得來的數據。
而這個數據,卻是頗為新奇。
上面,是粟的畝產。
戰國前期------畝產粟205.8斤。
戰國後期-----畝產粟247斤。菽畝產232斤。
漢代------粟畝產281斤;豆畝產264斤。
魏晉南北朝-----維持着畝產3石的水平。
唐代-------畝產334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宋代-------畝產309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元代-------畝產338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明代-------畝產346斤。所有糧食作物平均)
一陣嗡嗡鬧鬧的聲音響起,眾人看着這個統計,卻是都大為感覺新奇。作為百官之首,李邦華缺失陷入了沉思,稍待,他又繼續翻頁起來。
果不其然,在239頁上,列着另外一行之前草草翻閱並沒有注意到的數據。
秦始皇統一時,秦朝的人口估計有3000萬或更多。到西漢初大約只剩下1500萬至1800萬,至西漢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萬。王莽時到東漢初,總人口下降到3500萬。到東漢後期的永壽三年稍後,才重新突破6000萬。
從年黃巾起義爆發到年三國鼎立形成這個期間,人口損失估計達60,僅存約2300萬。
西晉約有3500萬。此後南北分裂,北方進入十六國時代,人口多次出現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統一後的大業五年,恢復到6000萬左右。隋末的戰亂,造成人口降幅超過50,到唐初僅有2500萬。至安史之亂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約9000萬,達到新高峰。
唐後期和五代的戰亂導致人口銳減,宋朝初建時估計只有4000萬,其境內僅3000萬左右。
北宋時期人口持續增長,大觀四年境內人口超過1億,遼(金)、西夏、大理等政權的人口合計也在1000萬以上。
蒙古滅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損失高達80,僅剩1000餘萬。元統一時實際人口約7000萬。到元朝末期,全國增加到8500萬左右。
歷數至今,大明建國初年時,人口不足6000萬。但到崇禎年間時,人口卻將達到一點二個億。甚至,這也許還只是一個保守估計的數字。只不過礙於帝國管理能力,無法將所有黑戶都統計上來。
顯然,每每亂世,人口大降。但人口一降,亂世結束之後,便會迅速出現盛世。盛世之事人口達到巔峰,隨後危機四伏,醞釀着亂世的苗頭。
這看起來,仿佛真是一個治亂循環的魔咒。
回想着朱慈烺此前提及的這一點,又對照着歷朝歷代糧食產量的變化,李邦華目光閃亮着,顯然有所領悟。
朱慈烺繼續道:「也可以說,漢朝鼎時之事,人口最高為六千萬人。超過了這個數字,便意味着,帝國的容納到了極限,將走上末世。到了隋唐時,鼎盛人口為九千萬。到大明時,初年便已經到了六千萬,達到了漢時水平,至今,已然有一點二個億,比起隋唐鼎盛之時還要高。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意味着人丁旺盛,這是興旺發達之氣象。沒錯,從大多數時候來講,都是如此。可任何事務都是一體兩面的,這也同樣意味着,這樣所謂的興旺發達背後,是危急,是禍亂。比如……大明,有這麼多糧食可以餵得飽這一點二億人口的肚子嗎?」
大家看了看那個畝產的表,心思各異。
黃道周凝眉道:「按照這畝產統計之數,這歷朝歷代都是上漲的。而今災禍已過,戰亂已平。今年亦是比往年稍稍風調雨順稍許,如此算,應是不成問題。」
「黃愛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