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 更新最快
薩摩藩藩主島津光久的官邸里,迎來了一個重要的客人。
客人十分大方,給島津光久的夫人子女都帶來了豐盛的禮物。來自大明南京時尚的冬裝、春裝,來自天津出產的糖果、玩具,來自臨清印刷的精品儒家典籍。當然,島津光久也收到了一封特別的禮單。
上面,是一份船隻建造的圖紙。
「這是龍江船廠打造的新式福船的圖紙,為了搞到這個東西,可是讓我廢了老鼻子力氣。」說着,客人不由露出了一副得意的表情:「日防夜防,家賊難防。龍江船廠的保密做得是很好了,可還是讓我搞到了這封圖紙。」
「所噶鄭桑的力量,在下是非常相信的。這一封圖紙的厲害,對薩摩藩的幫助真是太大太大了。請鄭桑放心,島津光久是知曉禮義之人,絕不會讓鄭桑後悔與我們日本國的合作!」島津光久性質昂揚。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打造船隻的能力是頗為出色的。
但比起大明,那還是差了一籌。
也許,大明因為長久以來的社會觀念,讓工匠地位不高。但自從朱慈橫空出世,在最早發家之時就是靠着手搖計算機逆轉局面,而今大明國中,工匠已然是一個可以抬頭挺胸,傲然於世的活計了。
對於不少人而言,讀書雖然有大富大貴的希望。但以大多數人的天資與努力之程度,想要靠着科舉闖出什麼名堂,那極可能是一輩子都可能毫無希望的事情。
但做工匠就不一樣了,只要踏踏實實學習,掌握一門手藝總是可以達到的事情。
總而言之,在朱慈醞釀的氛圍之下,工匠地位上升,工坊如雨後春筍冒出,如龍江船廠這樣的大船廠也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海外貿易在朱慈的時代里被大力支持,海船的需求自然井噴爆發。諸多船廠一下子從原來衰敗的泥潭之中走出,茁壯成長。
其中,龍江船廠便是大明而今首屈一指的船廠。
作為打造了皇帝陛下親手開金手指出圖紙的飛剪船,龍江船廠不僅是被人求着要買船,同樣也動心思活絡,在技術研發上下了本錢。
主持龍江船廠事務的廠長朱煥發既是技術不錯的工人,也是朱慈挑出來有眼界的合格廠長。他打算開發一個新的船型來替代之前主流的福船與飛剪船。
福船雖好,卻已經是服役數百年的老船型了,早已跟不上時代。尤其在西方夷人的蓋倫船面前,更是落後。飛剪船倒是跟得上時代的變化,速度飛快,亦是可以安裝一定火力。
但飛剪船太瘦了,速度快是快了,卻因為體形過於修長,哪怕竭力改裝,也無法容納太多的火炮。生怕一不小心來個齊射,敵人沒死,自己倒是把船體給震裂了。
朱慈明白瑞典人就幹過這種傻事,胡亂建造的龐大船隻因為設計不科學,一出港就自己沉了。
當然,龍江船廠出手就不同了。
新式福船最大的缺點就是吃水深,體積龐大如城,機動性能欠缺。改進後新式福船則在增加機動性的問題上改進了風帆,同時又有出色的堅固性。這為更大的船隻,更多的火炮提供了可能。
大明這年頭的造船技術對比西方其實已經落後,中國沿海的中國船隻雖然多,卻都明白西夷船堅炮利的印象這個年代就已經鑄就,而非一直要等鴉片戰爭後才能體會。
17世紀,海上爭霸時代全面開始。西方造船業和海軍力量不斷發展,中國卻日益落後。
1637年,荷蘭擁有了製造排水量高達1500噸、裝有100門大炮的三層甲板的戰艦「海上君主」號的能力。到1644年,荷蘭擁有1000多艘各類船隻作為戰艦保護商業順暢,1000多艘大型商船進行海上貿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於捕魚業和內陸運輸業,並擁有8萬多名世界上最為優秀的水手。
1639年9月,西班牙艦隊在海軍上將奧奎多的率領下出擊英國。這支艦隊的實力大約有70艘船,其中有12艘排水量超過了1000噸,如「聖特勒薩」號為2400噸。
就連對比荷蘭人要弱小的英國人,現在也有三十九艘戰艦。這可不是大明在東南沿海,大部分船隻只能裝備一兩門火炮的舊式武裝商船,而是擁有火炮六十門起的巨型
第十章鄭芝龍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