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千兵,的確也是如老十七所言,是朱慈烺部署有方,訓練得力來的。
朱慈烺一開始的骨幹兵力其實只有老十七的身邊的一百親衛,以及五百從京師裏帶出來的兵。
經過朱慈烺在臨清整頓,又在東明一場大戰後。這五百曾經的新兵已經迅速成熟成了老兵,不少都成為合格的初級軍官。而這,就緩解了朱慈烺一直以來擴軍最大的困難:軍官荒。
儘管朱慈烺已經開始不斷加速各類練兵操典、書籍的撰寫,隨軍武校也很快就會在親衛隊中開辦。但這樣的長遠之計卻無法解決軍官荒的燃眉之急。
還好,東明一戰勝利後,大量優秀的軍官種子通過實戰得到鍛煉,脫穎而出,得以迅速成長成為勉強可用的基層軍官。
同時,經歷過東明一戰後,臨清營併入山東鎮,兩者都已經徹底落入朱慈烺的手中。再隨着傷兵陸續返回,曾經總兵力達到八千人的山東鎮加臨清營雖然總人數減少到了六千,但餘下的都是經過實戰的老兵,真正戰力上反而大幅度增加。
有了五百骨幹,又有了一支經過東明一戰鍛煉的士兵作為基底。經過朱慈烺一番重組,有六千軍力的嶄新山東鎮就這麼出來了。
最終,在朱慈烺手中已經有親衛兩百餘人,鎮部三百,步卒三千,炮兵一千,騎兵五百,輔兵一千的局面。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讓一支曾經內耗不休,新兵剛出爐的新軍有了幾分強兵的氣象。這其中,如何不是朱慈烺妙招迭出的結果?
穩定發放的糧餉,嶄新漂亮的軍服,豐厚充足的酒肉且不說。哪支官軍會如朱慈烺真正尊重軍人?
而且,這種尊重並非是虛假的。而是用軍功章,用榮譽,用無數錢糧堆上去的。
如隨軍醫院這樣費時費力的東西,哪個將官捨得?
至於榮譽這樣一個概念。老十七幾十年下來,是第一次在朱慈烺這裏聽到。也是第一次,在朱慈烺這裏明白,更切身體會到。
在朱慈烺的手中當兵。那是真正頂天立地的好男兒。
這樣一個信念一旦鑄就下來,這些樸實漢子所爆發的強大力量,完全超出了老十七的想像。
當然,困擾着這支軍隊戰鬥力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一直困擾着朱慈烺的軍官荒。不僅是基層軍官,更是高級軍官的短缺格外愁人。再比如文化水平的不足。通過實戰鍛煉起來的軍官們成長潛力短缺不一。以及讓朱慈烺擔心的泥沙俱下的擴軍會存在讓人意料不到的隱患。
但朱慈烺此刻顯然也沒有更多的時間慢慢解決了。
這一仗,朱慈烺沒有親手去參與,而是放手給了劉勝、徐彥琦等將官鍛煉經驗。
儘管,在朱慈烺的看來,登陸戰中出現了太多諸如各部協調不一,軍令傳遞混亂等錯誤,搶灘戰中炮火支援效果甚微的漏洞,以及一系列不大不小的錯誤。
但朱慈烺除了在後方彌補以外,卻並沒有干涉。
戰局打到現在,一切依舊在掌控之中。
疏漏太多僅僅只是朱慈烺的要求很高罷了。駐守柳園口渡口的闖軍顯然沒有朱慈烺要求中的敵軍那麼強大。
面對船上炮火,地上槍彈的進攻,數度發起衝鋒試圖奪回渡口的闖軍依舊是成片成片地倒在地上。
而他們的進攻儘管已經到了第三輪,但朱慈烺的千里鏡里,陣列依舊是密集衝鋒。甚至,儘管柳泉的炮船已經開了三輪,但闖軍軍中的炮火卻依舊打不中黃河上的官軍炮船。
「蘇鳳兒,駐守柳園口渡口的兵,在闖賊之中能排得上號麼?」朱慈烺看向一旁一個穿着素白護士服的女子,笑道將千里鏡給了蘇鳳兒。
此人。自然就是投降了官軍的紅娘子所部俘虜了。
要不然,闖軍之中也沒有別家還能有女兵了。
蘇鳳兒接過之後,好奇地琢磨了一下,很快。就眯着眼睛觀察了起來:「大人。小女子看了,這兵應該是袁時中麾下劉托天的兵。而且,上去打的都是些流民壯勇,並沒有劉托天身邊披甲的戰兵。這樣的兵,放進闖王麾下怕是連第三等都算不上。」
「哦?」朱慈烺好奇地問起了蘇鳳兒闖軍之中的情況。
而蘇鳳兒呢,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