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國的科舉考試,順利結束,藩府的事情便又少了щww
時下高義歡要做的事情,主要便只剩下兩件,一件是為出征川蜀籌措一筆軍費,一件是與公主的大婚。
大婚的事情,他不用操心,由禮部負責督辦,而籌措軍費的事情,就得要他出面了。
上午魯義方來向他稟報,藩府財政缺口至少需要一百萬兩,沒有這筆銀子,大軍就無法出征。
西魏同清軍大戰,藩府基本耗費一空,獎賞士卒都只能用土地來代替銀子。
其實西魏手上資源並不少,有糧食,有礦山,有牛羊牲畜,只是缺錢,而且不僅藩府缺錢,地方上也普遍沒什麼銀子。
明朝江浙一帶商品經濟發達,銀子多半集中在江浙地區,東南的豪紳大賈們,只需要控制市場上流通的白銀,就能輕鬆剝削百姓。
比如在糧食豐收時,他們只需要把白銀捂住,減少流通的白銀,讓市場上缺少白銀,就能提高白銀的購買能力,壓低糧食的價格。
或者在百姓要用白銀交稅時,同樣收緊白銀的流通,讓百姓找不到銀子,使得原本一千文銅錢就能換一兩銀子,變成需要一千五百文才能換一兩銀子,增加百姓交稅的負擔。
等賦稅交過後,他們又放鬆白銀的流通,恢復銅錢和白銀的兌換比率,達到斂財的目的。
這也是明朝的賦稅,為何會給百姓帶來如此巨大壓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整個明朝二百多年的時間,朝廷居然始終沒有獲得對貨幣控制的權利。
高義歡要建立近代的金融制度,辦錢莊,發銀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將控制全收入藩府手中。
這不僅能調控經濟,解決財政問題,還能夠抵禦海外白銀的衝擊。
在送走李岩後,高義歡靠在椅子上閉目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睜開眼,喚進來一名侍衛,吩咐道:「去,通知魯先生和高興豪,讓他們把各商會的會首叫來,明日一早來王宮議事,孤有事情要與他們商談。」
侍衛行了一禮,便急忙轉身出去。
高義歡休息了一會兒,站起身來,換了一身常服,便帶上侍衛出了王宮,往城外的作坊而去。
此時魏軍已有近三十萬人,披甲兵還不到十萬人,其中許多人穿的鎧甲,用的兵器都是以前的舊貨色。
高義歡一再要求,工坊要提高產量,但是藩府撥給的經費有限,藩府每個部門的支出都是有預算的,不可能把稅收全部拿來用於工坊打造兵器、衣甲,所以產量便始終提不上去。
在人手和規模無法進一步擴張的情況下,怎麼提高效率就成了一個問題,也成了工坊突破的一個方向。
前不久,一名叫涂紹煃的工部主事,借用水力,製造了一個靠水力帶動的鍛打器械。
這個涂紹煃還是歷史名人宋應星的好友,他能有此想法,據說還是因為與宋應星有書信往來的關係。
眼下限制工坊產量的主要環節,就是在鍛打方面,用人力揮舞錘子猛砸,即便是身體十分健碩的漢子,砸幾下也就沒力氣了。
如果能夠利用水力來鍛打和衝壓,無疑能將工匠,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鍛打的速度。
因此高義歡聽到這個消息,便十分重視,幾乎每天都要過問。
此時雖然已經到了下午,但是高義歡還是在侍衛的簇擁下,奔馳到東郊,灞水邊上的工坊。
來到工坊,陳匯廷和涂紹煃相迎,一行人直接來到了灞水邊上。
灞水是渭河的一條支流,發源於秦嶺東麓的藍田山一帶,落差比較大,水流的動力勉強足夠。
這時高義歡在兩人的陪同下,站在一個很像是水車的大型器械面前,河水衝擊着水車的葉片,讓水車周而復始的不停轉動。
涂紹煃通過一根連杆,連接水車,把產生的動力,帶到一個用支架吊起的衝壓捶上,捶子正不停的落下,又被拉上去。
這時涂紹煃介紹道:「殿下,用此法鍛打鐵塊,匠人可以省力,每日連續鍛打四個時辰都沒有問題,而且因為是借用水力,動力源源不斷,每次鍛打的力度幾乎一樣,比人力捶打,要穩定許多。」
第648章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