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宮中,建有一高台,名曰白鹿台。
此台乃是當年魏國獲白鹿後,魏武王大喜之下,建立白鹿宮,同時一併建祭祀高台,高約九十九丈,上下三層,以土夯實,外砌青磚,四周設玉欄,布旌旗,位於白鹿宮中央,掩映在林木之中,平日裏即使是師官也難以接近,只有如今日的祭祀大典一般的隆重節日才會開放。
高大的禮台上,設香案,燭火,擺三牲,供神明。
最底層高台上侍衛拱衛,面向四周,執劍而立,二層則是兩位君子侍奉,手捧祭祀貢品,望着最高層處,魏王站在香案之前,高冠袞服,登高而立,天地悠悠,俯仰之間,誦讀祭詞,其聲迴響四方,秋風蕭瑟,冥冥中自有天地之道,蒼生敢不敬畏以奉。
當此之時,被奉為國之祥瑞的白鹿自然要出現,它們是天地所鍾之靈,每逢重大的祭典,必不可少。
隨着呦呦鹿鳴聲響起,兩隻白鹿悠然而優雅的出現在學宮之中,修長的脖頸,雪白的毛髮,全身遍佈着梅花斑點,一對鹿角小巧美麗,眼眸清澈純粹,氣質輕靈溫馴,靈巧優雅的行走在眾人面前,身上自有一股親和氣質,讓人一看就心生愛憐之情。
而在兩隻白鹿身旁,則是兩位身穿白色衣裙的美麗少女,面上掩着白紗,露出一雙清冷的眼眸,氣質空靈,秀髮垂肩,遷延顧步間,裙裾輕拂,纖細的腰身束起,展露出其曼妙的曲線,盡顯青春少女的芬芳之美。
在兩位白衣禮服少女的引導下,兩隻白鹿登上高台,分列魏王兩側,仰天呦呦長鳴,少女亦是屈膝執禮,盈盈拜倒。
魏王躊躇滿志,目光俯瞰逡巡,國都街巷閣樓盡在眼底,遠處青山隱隱,不由豪情萬丈,握劍的手陡然一緊,鏗鏘一聲,長劍出鞘,暗紅的劍刃熠熠生輝,一道劍氣橫亘長空,剎那間似有龍吟之聲,迴蕩在天地之間,下方俯首眾人頓時山呼,呼喊聲磅礴大氣,直衝雲霄。
…………
高台之下,設有席位。
韓虎一身藍白袍服,和其餘九個學子正襟危坐,目不斜視。
身前則是內宮中的學子,俱是貴胄出身。
作為迎接招待楚國學子的人員,韓虎也有幸能夠目睹魏王親祭的場面,遠遠望着高台上威嚴肅穆的魏王,尤其是魏王拔劍出鞘,劍氣魂游天地的剎那,韓虎心中不由驚詫。
果然不愧是魏國王室世代相傳的王劍,【燭龍】!
對於這柄劍,韓虎可是慕名已久,卻一直無緣得見,今日總算是目睹了此劍的風采。
當年,白俁親赴越地,耗費重金,請名師打造的名劍【獬豸】,就是被【燭龍】一劍削斷。
此劍可與楚國名劍【秋水】爭輝,甚至隱隱壓過【秋水】一籌,乃是天下不可多得的神兵,因其戾氣過重,又被稱為凶劍,深藏於魏王宮中,歷來是每一任魏王的隨身佩劍,十年前,此劍飲白俁之血而還,鋒芒依舊如當年魏武王執此劍縱橫列國時銳不可當,誅邪辟易。
「也不知【燭龍】和【龍雀】相比,孰高孰低?」韓虎心中不禁沉吟,【秋水】和【龍雀】的鋒芒他都見識過,甚至一度擁有過【秋水】這柄天下名劍,對於這些古修遺劍的鋒芒,自然是深有體會。
畢竟是少年心性,韓虎也不禁生出了幾分好勝的心思,畢竟名劍罕有,誰讓韓虎運氣好,得了一柄未曾出世的寶劍,自然想要比較一二。
不單單是韓虎,【燭龍】出鞘的那一刻,劍魂遊蕩天地,隱隱引動了天象,有赤紅之光籠罩在白鹿台上,雲遮霧掩,其形若蛟龍,自然讓在場眾人敬畏有加,待到祭祀一結束之後,台下眾人紛紛議論起來。
「不愧是我大魏的鎮國名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吶!」
「那是,當年武王得此劍後,縱橫列國,叱咤風雲,大魏國祚自此始,至今兩百餘年,此劍數次出鞘,所誅之人必是當世雄傑,無愧於凶劍之威名。」
「我聽聞楚國大夫陽熊的佩劍【秋水】,和大王的【燭龍】齊名,也不知孰高孰低?」
「哼!這還用說?自然是大王手中的【燭龍】更強!當年我大魏武王執此劍和當時身佩【秋水】的宋王於弭兵之會上相見,諸國弭兵不成,武王身先士卒,以【燭龍】之威連斬宋國七將,宋王怒,命劍士聶歡執【
第三十一章 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