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陸游的發問,杜春風暗暗一喜。
心道,不怕你考我,就怕你陸老爺子將我當作一個普通的少年郎,懶得與我交流這等高大上的話題。
他擱下筷子,低頭沉思,將南宋的抗金史及陸游的生平,從腦子裏過了一下,方抬頭說道:
「朝野上下,若不齊心矢志,收復中原失地,實非雪恥這般簡單,而是事關本朝的存亡矣!」
陸游一怔,端着酒杯的手頓了頓,說道:
「小友危言聳聽了吧?金人似乎沒有亡我之心?」
杜春風暗嘆,自高宗南渡,偏安一隅後,朝野之中,上至皇帝,下到百官,基本上都認為金國就是貪圖大宋的財富,並無滅國的野心。
就連陸游本人,在乾道七年,也即公元1171年,他只身前往南鄭,在王炎宣撫使的幕府中任公辦幹事一職。
王炎此時宣撫川,陝,是為對金前線,便委託陸游草擬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的戰略計劃。
於是,陸游作《平戎策》。
提出「收復中原必須先取長安,取長安必須先取隴右;積蓄糧食、訓練士兵,有力量就進攻,沒力量就固守」。
從該策的內容,即可發現,並無那種破釜沉舟,誓與金人作一死戰的決心。
所以,南宋的數次北伐,都是打得贏則打,打不贏就求和,無非就是交納歲幣,花錢買平安而已。
當然,歷史也充分證明,最終滅了南宋的,確實不是金國,而是成吉思汗一手締造的蒙古鐵騎。
不過此時,這位草原上的雄鷹,正在殫精竭慮的剷除自己的敵人,為生存而戰。
後來版圖雄垮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連影兒都未曾有呢?
一時間,杜春風竟不知如何解釋,怔在當場。
倒是陸游,哈哈一笑,勉勵着說道:
「你小小年紀,便能思慮國事,已屬難能可貴。
日後當好好進學,多多結交仁人志士,如此,必能竹竿篙頭更進一尺。」
杜春風回過神來,心想,是哦!自己年不及弱冠,在陸游這等飽經世事的老先生眼裏,說什麼,他其實都是一笑而過,並不會真正的當作一回事。
他們對年輕人最在意的,便是三觀要正,態度要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莫說古人,後世現代社會中的家長們,他們的思想也是如出一轍。
除非,除非你干出一兩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他們方會對你刮目相看,才會引為同道,託付大任。
或者,你是個不世出的奇人異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載,後知三百年。
如同收服一個小小的郁杭秋,一旦祭出預言家的身份,他便不再一意的拒絕,半推半就的,也願意在後追隨。
那麼,對待陸游,這招是否同樣可行呢?
杜春風想到這裏,擠出一絲神秘的笑容,低聲說道:
「小子尚有一樁陸公的喜事稟告。」
陸游白眉微皺,說道:
「老夫歸隱田園近十年,垂垂老矣。
如今只知含飴弄孫,求證大道,何喜可有?」
杜春風說道:「至多兩年,陸公便會起復,尚能幹一番大業。」
陸游臉色一沉,斥道:「如此朝庭大事,你一黃口稚兒,豈能胡亂猜測!」
杜春風並不懼,煌煌歷史真相為憑,他大可牛皮哄哄的吹着。
他含蓄一笑,離座起身,湊到陸游身旁,附耳說道:
「還有數事,一併告知。
下月,宮中的太上皇將會駕崩,此乃其一。
其二,明年三月,臨安府將遭大火,焚五萬餘家。」
說完,也不顧陸游的反應,便施施然回到了座位。
陸游睜着一雙眼睛,盯着杜春風,驚愕片刻,冷哼一聲,說道:
「老夫本看你是位正正經經,志向遠大的少年郎,方折節下交。
卻沒想到,大言不慚,胡言亂語才是你之本性。」
言畢,擎着手中酒杯,一飲而盡,用力往桌上一擲,猛地起身,便欲拂袖而去。
陸游的神情,早在杜春風預料當中。
對於這
第73章 班底班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