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老教授向江予桐娓娓道來,只要對比着看,很容易就能讓人分辨出,哪是綠孔雀,哪是藍孔雀。
看着視頻里的那對綠孔雀,老嚴簡直愛不釋手,如同在看一件至寶一樣。
畢竟這是僅僅剩下不到二百隻的珍稀動物,看一次少一次,下一次看到,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甚至都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下次了。
可不是嘛,幾年前,人們在長江里拍攝到了一隻白鰭豚,那時候被驚人天人啊,給起了多少外號?
「微笑天使」、「長江女神」、「中華豚」等等,都表明了對這種僅剩的生物的喜愛。
然而,短短几年過去,現在白鰭豚已經絕跡,微笑天使無處可尋,這就是近幾年之間的事情,如何不能讓人扼腕?
如果人們繼續不當一回事,這僅剩下的不到二百隻的綠孔雀,或許也要步其後塵了。
嚴老告訴江予桐:「有一件小事情,你們可能沒有留意過,98年,著名滇省舞蹈家楊麗萍,憑着一曲《雀之靈》一舉成名,她所模擬的孔雀,就是綠孔雀,而不是這些常見的藍孔雀。」
江予桐一愣:「嚴老,您連這個都知道?」
這不是娛樂八卦嗎?還是二十年前的陳年八卦。
嚴老教授笑笑:「剛好知道一點點。唉呀可惜呀,那時候98年,綠孔雀的數量還不少,起碼比現在多,想要找到綠孔雀,模擬動作也容易,現在呢,怕是很難尋到嘍。」
他的笑容,苦澀居多,滿眼儘是無奈。
江予桐看着嚴老教授,一時間有點感慨,怎麼說呢?在這樣一個現實社會,人人都很忙,沒幾人能對環境問題這樣的痛心與揪心,一時間,她也諸多感慨。
嚴老教授還跟她講了一些關於綠孔雀的冷門知識。
在我國古代,綠孔雀曾經遍佈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是中國神鳥——鳳凰的原型。鳳凰是並不存在的生物,很多鳳凰的畫作,都是參考着孔雀而畫的。
因為被捕捉後的綠孔雀,往往會被進貢給皇帝,因此又叫「帝綠孔雀」。
在漢語中,孔雀就是指綠孔雀。清代三品文官官服上的鳥類即綠孔雀。
綠孔雀原產於中國和東南亞,而藍孔雀原產於印度和斯里蘭卡,在很晚的時候才被引入中國。
在古代中國,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見過藍孔雀的,而綠孔雀卻曾在中華民族的腹地廣泛分佈。
藍孔雀又名印度孔雀,藍孔雀是印度的國鳥。在印度教神話中,孔雀是梵天等神明的坐騎,佛教神話中更是有孔雀大明王菩薩這一形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孔雀明王的傳說包括整個佛教的文化來自印度,並非我們中國本土的文化。
這兩種生物的保護級別也不一樣,綠孔雀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en),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得馴養;
而藍孔雀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低危(lc),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國家林業局支持人工馴養的特種動物之一,人工養殖的孔雀也主要指藍孔雀。我們在一些公園、動物園看到的孔雀大多是藍孔雀。
也就是說,人們看到的、吃的,基本都是藍孔雀了。
沒錯,還真有人像養雞一樣的養藍孔雀,甚至還會放到餐桌,也就幾百塊錢一隻而已。現在藍孔雀的養殖量真的不少了。
而關於綠孔雀,人們大概只能在一些歷史典籍里,才能搜尋一些蹤影吧。
嚴老教授說,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呂紀所繪的《杏花孔雀圖》,上面就能清楚的看到,樹中站在杏花下的這隻亭亭玉立的大鳥,正是綠孔雀。
綠孔雀的美,藍孔雀是遠遠比不上的。
如果能近距離觀看綠孔雀,會更加深刻感受到它們的魅力:雖然叫「綠」孔雀,但這種鳥身上的羽毛可不僅僅是綠色,它可以隨着光線角度的不同呈現從翠綠、藍綠、到古銅、金黃變化無窮的金屬光澤。
真是魔幻又迷人。
嚴老教授越說越感慨,說到激動時,他還引用了一首古人描寫孔雀的詩:
「越鳥青春好顏色,晴軒入戶看呫衣。
一身金翠畫不得,萬里山川來者稀。
絲竹慣聽
第五百五十七章 歷史文化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