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在世界歷史上,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臘及中國都曾有過自己的醫學,並稱為四大傳統醫學。難道天竺古醫學較之中醫更有奇效?」楊高澹顯然也讀過不少醫術古籍。
「此西醫非彼西醫,而是由於天竺國內部原因導致外敵入侵,文化先後中斷,而它的傳統醫學在近代西醫學發展之後,遭致遺棄和散失,它和阿拉伯醫學幾乎全部被取代了。我口中西醫,就是那些入侵天竺更西方人士帶去的。」
具有後世記憶,如今世界沒有人比李之更明白中醫今後的沒落。
「難道就是傳聞里的西方歐洲?」
「就是那些高鼻樑、藍眼珠、黃頭髮的歐洲人,我曾親眼見到過!那時我還沒有獲得醫術,最近才頓悟過來。依我看來,所謂西方醫術實在是粗淺至極,他們缺乏整體觀的指導,所表現得只能是頭無頭蒼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個組織不行,切掉;那個器官不好,割掉,逐利成為他們唯一追求!渾不知,人體是自然界最為完美的組織結構,各司其職,新陳代謝,同時又構成一個整體。」
「神農嘗百草,改善伙食,自然療法,那是一種勇氣,一種氣概,哪怕吞下毒草,肝腸寸斷!神農所開創醫道,是徹徹底底為平民大眾服務的。中醫主義會用完最後一把草,打完最後一根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四大傳統醫學,為何獨有古中醫獨活,也是有原因的!」
明白了李之感嘆由來,同為醫者的楊高澹感觸也隨之升起:
「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在缺衣少食的生存狀態,就地取材,提煉出自己的陰陽五行學說,並以此為方法而論,以證候為研究對象,形成了以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為核心,包括診法、治則、方劑、藥物理論在內的一整套理論體系!這是中醫有別於其他傳統醫學的根本不同,也是其它傳統醫學缺乏理論底氣,走向衰敗的必然原因!」
「中醫獨特的醫療作用,一根針、一把草、以及一套至今魅力不減的理論體系,濟世救民,普渡眾生,終究使她幾千年來屹立不倒,承受住了蒙族、滿族、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乃至一切勢力對她的衝擊。但唯一得以延續的中醫也式微漸甚,我們這一輩有很大責任發揚它。」
說到這裏,李之忽然意識到其中問題,而聞聽後的楊高澹也在下一刻與他幾乎異口同聲:「首先在我們人里普及!」
「還是楊叔先說!」李之笑着讓開思路延續。
「由我來先把老吳頭等人攛弄進來,畢竟他們跟隨楊家人已有幾十年,身浸醫藥世家,耳融目染不容忽視,教授他們也就事半功倍。哪怕耗費十幾年,他們四人學有所成,再分別傳授下去,堅持個幾十年,多出百多名深諳藥理者,應該問題不大!」
「是,既然真正中醫術需要極高深修為做輔助,那我們就專注於這方面入手,百年之內再出一兩個醫道大家,就會又能讓中醫繁衍百年。」
兩人話語也只能深入到這一步,醫道大家成就,遠比單純自身修為提升艱難無數倍,這已經是很樂觀態度了。
孫思邈正是因為此才踏上的修行之路,越深醫理越與修為實力密切相關,只可惜傳說中存在的修真界,只顧了提升個人境界,而對於可惠及更多人的傳統醫術拋卻不理,應該就是日漸沒落的根本原因。
如此精深道理,一路行來的兩人也僅能更多的唏噓感嘆,回到東諸山,就此分開,李之索性也不再睡了,連夜修習那一部凌旋七步。
與體內經絡強體術結合起來,地盤第一層境界高來高走,在黎明到來前果然凝實有成。
高來高走雖重於行走,也重於技巧和速度,技巧又重在落足的動作上,兩腳交替踩踏凌旋七步口訣,並結合上肢手臂揮動時的順勢借力,此時的李之居然也能袖袍一振,猶如風帆般在半空中借力踏行。
雖說腳下再無力可借,使得他前行距離,若沒有自身修為加持,也就是兩丈開外,但這短短距離,卻游離如鬼魅,要旁人看來,竟也如憑空消失在原地,瞬間出現在兩丈之外。
第一個發現者就是趴在窗口上偷瞧的龐啼,見到窗外院子裏李之奇快無比的身影撩動,已是如大呼小叫般將清綺、瑜然拉拽起來。
於是李之便見到隨便外衣罩着的三女來到院中,龐啼之前喊叫
第二百八十六章 輕身術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