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諒解釋道:「不止威信,剛好今年屬於長槍會當職輪守,統領五幫日常事務。況且除了我父親的面子之外,徐達小兒平娃可是你徒弟,這也是他們樂於應承的原因之一。」
「不管如何,我們的僱傭銀兩不能少了,甚至那三十輛大車把式的伙食,他們久候在荒山野嶺,吃飯是個問題!」
「放心吧,徐會長派去了幾個廚子,今天見過你後,他也趕去了那裏,明日應該就會有第一批果子運回來!」
一切前來目的心中有了數,李之也極快地結束了這次晚宴,各人均領任務忙碌去了,李邵單獨把他留下來。
不用其表述,李之就明白他所為何意:「博濤兄,明日回到兵部,還請暫時保守秘密,僅講與昉化尚書一人即可,關於接下來進行事宜,他心中有數,知道怎樣做出周全安置!」
事關今後軍工發展趨勢,他早與李奇李昉化做過了深入交流,軍械是為作戰服務,制式種類在常備軍與輔兵裝備之間有很大差別,無論未來打造弓弩、圓盾、陌刀、馬槊、戎甲,具體交由哪一個兵工廠參與進來,裏面有很大學問,李奇和李稜之間另有商議。
同為李姓皇家嫡系部隊,一樣存在着派別,此類情形,作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三州節度使的李稜李壽林最有發言權。
就像是身為右武候大將軍李邵李博濤,就屬於太子李顯一系,與李奇、李稜的高宗舊部老臣之後並非一個派別。
雖然因為李之的關係,李邵已有派系轉向跡象,但事關今後軍隊機密,目前尚不是向其透露的時候,畢竟一年後李顯就會登基坐殿,不管有沒有身後武后的垂簾聽政,李之也要時刻防備着李邵的投向再一次生變。
關於軍工發展這樣重大變革行為,實際上並不算是隱秘事,就像此時唐刀一事,李之也與高宗及兩位太子爺交流過,此時被李邵提前知曉也是無妨。
即便是這樣,關乎整個大唐今後軍力、國力強盛的重要性,不管李邵身屬哪一方,諒他也不敢輕易泄露出去。
這個時候李之再點明他單獨向兵部尚書李奇稟報,實際上就在婉轉表達其中的重要性。
聽聞李之這般敘述,李邵笑道:「我與壽山兄可是至交,幾年交往下來,所不屬於淞王府門下,但通過他的從中聯銜,我已知今後該如何取捨。但目前尚不是擺明投靠的時機,就像如今局勢撲朔迷離,誰也不知將來時局走向,自己也算是另一方式的臥薪嘗膽了!」
他這話李之倒沒多少意外,禁兵宿衛頭領右武候李瑜李壽山乃淞王府近系三代,為直系三代老大李楹李鳳佘的堂弟,後者可是內禁親衛隊大首領,乃皇帝身邊護衛部隊中人,典型的高宗一系嫡系。
既然李邵這樣講了,必定已經過李楹的諸多考驗,因而能帶給李之極大地信任感。
包括明王府、建成王府、南江王、軒王府,都是同一派系,這些也是李之的直接盟交勢力,在長安城並不是什麼秘密,李邵必然已看清未來的行情走向。
圍繞着這幾方勢力,才會有如今的長安城經濟特區成立,雖然名目上是藉由高宗之口,若想日後在長安城混跡下去,交好他們才是最明智之舉。
「既然這樣,我也不多說什麼了,今後軍工如何具體發展,實際上也由昉化尚書親自經手,我只管提供各類工藝。你可以把我們今晚的商議事轉告與他聽,本來我打算回到長安城再講與他的。不過這樣也好,由你來提早知會,有利於今後她對你的信任!」
「其實這就是我想要單獨向你說明的,既然李先生已然了知其中一切,倒省得我多費口舌了!」
儘管如此,李之也知有些事情不能輕易表露,就像李邵目前也僅與淞王府有所接洽一樣,這人留住自己的目的,就是想着暗通一下聯絡,以打消李之的部分防備之心。
直到李邵告辭後消失在黑夜裏,李之兀自坐在那裏暗自欣喜,原因並非只有此人的投靠,更多是這個消息帶給他的欣慰感。
道理很簡單,明知李顯即將繼位而有心貼靠過來,放着那樣一尊龐大靠山不去堅持,顯然武后這個巨大隱患李邵已經意識到了。
李顯再是李姓皇室第一人,將來在武后打壓之下也會受到極大制擎,這樣一來更為龐大的淞王府一系人馬,就成為
第三百四十二章 功績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