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唐朝生意人 > 第一百七十七章 浮生若茶,活在當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浮生若茶,活在當下

    攙扶着關魯公越過街道,清綺三女正式見了禮,就向李之圍上來,清綺神情相當神秘,「我們來到後,你猜二層包房裏見到了誰?」

    「這我往哪裏猜去?總不會是宮裏人!」李之笑道。

    「明王府李家老祖李賢輦老爺子!本來也是要趕到我們店裏去,半路上遇到翰林書院的人,也就隨着一同過來。」

    「哈哈哈!我可知道老明王是為何而來!李先生,十成九他是奔着俞太尉那兩幅字而來,太尉乃三公高尊固然不假,但其書法技藝可是當世一絕,賢輦明王又是剛剛在書法境界上有了新得,這是來向你借那兩幅字來了!」

    說着,關魯公加重了語氣,「換做旁人,還真是要提防他有借無還,終歸此人愛極了大家書作。但你與明王府之間有恩情,或許他舍不下那個臉面,而且借他幾日,準保將那兩幅字裝裱得完美無瑕,不妨就借了給他。」

    看李之望向自己,清綺回應:「老爺子的跟從那裏,有為你帶來的兩斤極品北苑貢茶,據說得自上書房賞賜,俞太尉想要討上一壺也沒答應呢!」

    唐朝茶葉主要是以蒸青茶為主,以武夷山建甌生產的茶葉最為有名,又因其極致精品均要大內專供,因而也被稱之為北苑貢茶。

    實際上入唐以後的此時,飲茶之風尚未曾風靡大江南北,就像此類北苑貢茶,還處在對茶葉進行「研膏」和「蠟面」那種原始飲茶方式。

    「研膏」就是茶葉搗碎了沖水喝,「蠟面」就是碾制而成的未茶,現在的日本茶道就還保存這種做法,那個時候是真正的煮茶,裏面還要加鹽,而不是後來的泡茶。

    飲茶之風真正盛起,甚至遠播塞外還是在幾十年後的開元天寶年間,也就是玄宗李隆基的開元713年之後,那個時候唐代茶葉生產才顯雛形,與茶葉的商品性也剛剛出現茶葉市場擴展幾乎無從談起。

    至德756年之後,茶葉品類漸多,之後遂達到興盛局面,而且還是因佛寺學禪務,寺僧飲茶,各地競相仿效,方會形成飲茶風俗。


    但真正對對唐人茶葉消費起積極推動作用的,還是茶神陸羽寫成那時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才讓人意識到飲茶已不再是王公貴族、官僚士人特權,品茶啜茗之風方漸入尋常百姓家,茶葉開始進入人們日常生活。

    李之就打算再行剽竊此篇著作,因為《茶經》乃是陸羽躬身實踐,篤行不倦,取得茶葉生產與製作的第一手資料,又遍稽群書,廣采博收茶家採制經驗的結晶。

    此作品一經問世,即為歷代人所寶愛,盛讚他為茶業的開創之功。後世評判: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

    就座以後,李桐果然就提起,借俞太尉書法評鑑一段時間要求,李之笑着點頭,望向俞太尉,表示歉意。

    「賢輦明王是真愛書法,他態度上就誠懇許多!不像關老夫子,一樣的死纏爛打,常常乘人不備,連廢紙簍也不放過。」俞太尉哈哈大笑。

    關魯公也不着惱,「太尉丟棄物也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既然我有旁人所不得良機,放過了豈不可惜!再說了,你已然都扔掉了,還老是在人前提起,顯然也是在意那些微有瑕疵字跡流露出去,怕壞了名聲。哪一日把我逼惱了,專門撿些那類書寫開一個品賞會,在每一處瑕疵之地,都標註好註解,豈不顯得我更字意深到?」

    俞太尉佯怒,「原來你關夫子做這種事情不是一次兩次,居然積攢了不少?」

    「所以,俞太尉還是應了我求書心念,省得氣急之下,扣裱出所有不良字跡湊成一篇,藉以敗壞你名聲。」

    關魯公顯然很樂於與之鬥嘴,兩人間這番情形想來已是常態了。

    「你拿一斤北苑貢茶可換一字,可別說賢輦明王手裏之物,你沒有機會討得!不過這種貢茶我總覺得之前飲法有些偏誤,好好地精良嫩葉,非要碾成粉末不說,添加鹽分是不是就破壞掉了原有茶中靈性與意境,而且澀香口感全失?」

    「那一日,我就是因看到侍者準備拿了去處理,才壯起膽子向聖上討賞賜。你猜聖上怎麼說?此類貢品還是極解口渴的,不妨就此賜與你兩斤,你這歲數需要它來瀝化一下腸胃油水了!」

    李桐年過七旬,仍不改直言秉性,言外之意,很有些



第一百七十七章 浮生若茶,活在當下  
素布可奈推薦:  修仙之天眼通仙  
隨機推薦:  星宇世界傳奇公會  神魂丹帝  近戰狂兵  紅色莫斯科  重生1990之隱形富豪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唐朝生意人"
360搜"唐朝生意人"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