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再一次走進這裏,馮一平自然而然的覺得,自己跟這的聯繫,更緊密了一分,真正有了這是自己公司的感覺。
原因自然是經過那兩天太浩湖的會議之後,自己跟這家公司創始人的關係,又更進了一步,而那兩個傢伙,才是谷歌真正的核心。
馮一平被他們倆正式接納,也就成為了谷歌的核心之一,谷歌,也正式有了三駕馬車。
現在走在這裏,馮一平終於有了在自己其它公司的感覺,不再像是一個客人。
他第一個碰上的,偏偏是一直游離在核心外的施密特,也就是後來谷歌三駕馬車之一。
&你等等,」施密特攔住他。
其實,馮一平覺得,寫出施密特是谷歌三駕馬車之一的記者,對谷歌的內情,了解的真不夠深入,非常表面。
後來從表面看,先作為ceo,後來成為董事長的施密特,看上去真的像和佩奇、布林各自負責一塊,共同決策,真的是看上去的這樣嗎?真不見得。
只要從一兩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當施密特把ceo一職,交還給佩奇的時候,他在社交媒體上刊文稱,「當年的小伙子已經長大了,不在需要成人監護,」
那是11年,佩奇已經37歲,都快四十了,不是已經長大,而是早就長大。
成為董事長之後,施密特有更多的時間到處發表各種演講,在他非常頻繁的演講中,有些事情,並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比如,也曾經不止一次在不同的場合說過,他作為公司ceo,但谷歌的多項併購,他這個ceo,卻並不知情,比如谷歌非常關鍵的一次併購,收購安卓。
這一點就足以說明,他其實從始至終,並沒有被谷歌的那兩位接納,成為谷歌真正的核心,三人的一團和氣,配合默契,更多的都只是在媒體前的表現而已。
在內里,他這個表面上的一把手,怕是並沒有什麼實權。
不然,哪有連併購這樣的事,不經過ceo都可以進行?而且還不止一起!
作為一個創業者,馮一平很理解佩奇和布林的感受。
辛辛苦苦的做一件事,因為缺錢,不得不引進投資者,簽了這樣那樣的條款,最後,連自己當家作主的權利都要拱手讓給別人,誰會甘心,誰會樂意?
美國的知名高科技公司,以前沒有這樣的先例,比如微軟、蘋果,之後也不曾有過這樣的事情,比如後來的facebook,小札同學創業時,比佩奇他們還要年輕。
因此說起來,還真只有他們倆有這樣的遭遇。
施密特之於他們,就相當於太上皇,他們要是真的能和施密特搞好關係,那才怪呢!
再說施密特,在一家發展蒸蒸日上的知名公司,當ceo那麼長時間,他就沒有些想法?比如,成為傑克·韋爾奇那樣,連股東都圍着他轉的人物?沒有才怪呢!
他也沒有馮一平這樣的先天優勢。
在谷歌之外,馮一平有自己的事業,同樣發展得蒸蒸日上,無意也無心在谷歌爭權奪利,所以他在谷歌,可以非常達觀公正,不會摻雜任何的算計。
所以,對頂替了施密特三駕馬車之一的位置,馮一平一點都沒有愧意,對施密特來說,那本就是一個名義上的稱號而已——當然,重生到現在,馮一平已經各種搶頭銜到麻木,早就不在意。
&密特,有事?」馮一平問。
&來說,」施密特把他拉進辦公室,「馮,關於上市,一定要用拍賣定價嗎?」
果然,他問的就是這個問題。
&密特,這不是一定要用哪種方式的問題,這是用哪一種方式,對公司和股東更有利的問題,」
&們的結論是拍賣定價對公司更有利?有沒有綜合考慮過過拍賣定價的難度?有沒有想過之前有沒有這樣成功的先例?」
施密特很激動,上市這事,是他一直在籌備,這個結論一出來,他的好多準備和打算,全都成了無用功。
&規則上看,確實是拍賣定價對公司和股東更有利,不是嗎?」馮一平說,「正是因為預計了這樣做的困難,所以我們才要從現在開始,就制定各項行動預案,提前做做各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