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七萬為副兵。建立宿衛軍選豪族善弓馬五千人迭直,號為「御園內六班直」,分三蕃宿衛王室,月給米二石這個宿衛軍又是人質團,元昊通過它可以控制各部落首領、貴族。
設十二監軍司
党項統治者徵集軍隊,用銀牌召諸部首領而受約束,部落首領統帥本部兵丁,稱為「一溜」。根據各部落兵丁所在地域,元昊設立了十二個監軍司,即:左廂神勇、石州祥佑、宥州嘉寧、韋州靜塞、西壽保泰、卓囉和南、右廂朝順、甘州甘肅、瓜州西平、黑水鎮燕、白馬強鎮、黑山威福。「諸軍並設都統軍、副統軍、監軍使一員。以貴戚豪右領其職,余指揮使、教練使、左右侍禁官數十,不分蕃漢悉任之。」
擴張領土
宋天聖六年,李元昊率兵進攻甘州回鶻政權的戰爭,這年元昊二十四歲。以甘州為中心的回鶻政權和佔據西涼的吐蕃都是宋朝得以聯絡而挾制党項的盟友,元昊之父李德明為了使西夏政權得以鞏固和發展,首先採取攻佔河西走廊的戰略,並由其子元昊擔當西攻的重任。元昊接受了西攻回鶻的重任後,採取突然襲擊的戰術,使回鶻可汗來不及調集兵力,甘州城即被攻破。此後,瓜州、沙州相繼降夏。元昊由於這一顯赫戰功而被李德明冊封太子。接着元昊又按其父意圖,在率軍回師途中,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乘勢突破西涼,一舉成功。
明道元年,元昊繼位之後,宋想利用唃廝囉的勢力牽制元昊,於是授角廝囉為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授溫逋奇為歸化將軍。第二年又進封角廝囉為保順軍節度觀察留後。元昊初立,積極準備稱帝建國,為了鞏固後方,也為了懲罰角廝囉歸附宋朝,便發動了對吐蕃河湟地區的進攻。
明道二年,元昊戰勝吐蕃唃廝羅部,攻破犛牛城。元昊大慶元年,又西攻回鶻,攻下瓜州、沙州和肅州,佔領了河西走廊。統治的領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包括夏、宥、銀、會、綏、靜、靈、鹽、勝、威、定、永和甘、涼、瓜、沙、肅等州的廣大區域。
經濟
李元昊建國稱帝,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以西夏社會經濟的發展為物質基礎,而西夏社會經濟之所以取得了較為迅速的發展,在短時間裏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轉化,有是和李元昊致力於加強同中原地區的經濟聯繫,吸收中原先進的經濟體制,改變西夏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分不開的。夏國的中心地帶,處於黃河上游兩岸富庶的銀川平原。「天下黃河富寧夏」是歷史上對這個地區的榮稱。元昊建國後,在疏通原有的渠道的基礎上,又修築了由青銅峽至今平羅縣境長達200餘里的水利工程,後人稱之為「昊皇渠」或「李皇渠」,溝渠遺蹟,至今仍存。「昊王渠」等的修築,使首都興慶府周圍成為夏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元昊還在國家機構中設置「農田司」以管理農業。
党項族歷來以畜牧業為其經濟基礎,在元昊攻佔了自古既有「畜牧甲天下」的河西走廊甘、涼地區後,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基礎更為雄厚。著名的「党項馬」及其他牲畜和畜產品是党項族與漢族地區進行貿易交換的主要商品。頻繁的戰爭,大量消耗和損失牲畜,沒有畜牧業的發展也難以維持。正因為畜牧業在党項族社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李元昊十分重視,為了使本民族的傳統經濟繼續得到發展,建國後設立了專官全國畜牧業的群牧司。
民族
李元昊對內實行團結葉蕃、蕃羌一體的民族政策,鞏固並擴大統治基礎。在党項政權的統治地區,居住着羌、漢、蕃、回鵲、塔塔、契丹等多種民族,其中党項和葉蕃關係最為密切。「
在統治的指導思想上,李元昊摒棄宋儒理學的「禮義」思想,採用適應党項社會現狀的功利主義思想和先秦法家的「法治」學說。
外交
遼宋政策
元昊時期的對外政策,即不同於繼遷時期的一貫聯遼抗宋,又不同於得明時期的與宋、遼heping相處,而是根據實際利益,隨機應變。抗衡宋、遼、視二國「之勢強弱以為異同」。這是十分靈活的外交政策。元昊繼位後,同遼聯姻,受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