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民的這番話讓方雲非常驚訝,甚至已經預料到了未來十多年的事情,這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王永民說的的完全正確,崇禎之所以不殺那些畏戰怯戰的武將,正是因為需要他們人去賣命,而文官,殺了就殺了,隨便換一個人照樣玩的轉。
「表哥,今天這話也就我們兩私下說說,你可千萬別再外面亂說。」方雲提醒道。
「我知道,這話我也就和你說過,因為表弟你可不是一般人。」
王永民點了點頭,他當然也知道這種話不能亂說,其實在大明能看到這一點的人不少,可是卻沒人敢說,原因也很簡單,文武百官不喜歡聽,皇上也不喜歡聽這樣的話。
「哈哈,這話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我很奇怪表哥為什麼會有這個想法?」方雲好奇的問道。
王永民似笑非笑的看着方雲道:「這不是明擺着的嗎,雖然你只是一個百戶官,但是我看你手下的軍隊軍容整齊,士兵個個英姿煥發,可見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而一般百戶官都是變着法的吃空餉,你這個百戶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部下齊裝滿員,還在方家莊弄了一個新兵營,足足有五百多人,甚至比一位千戶官手下的兵馬還多,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方雲現在越看王永民越覺得順眼,此人的確是個絕頂聰慧之人,要是他能幫自己做事,對自己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況且隨着他實力的壯大,黑龍灣,方家莊,靖海堡百戶所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來出來,每天從早忙到晚都處理不完,再這樣下去,早晚會被累垮了。
方雲其實早就想招一些人來處理百戶所政務方面的事情。
可是處理這類事情,不像招兵一樣,只要年齡符合,身體沒毛病就行,處理政務方面的人才,識文斷字是最低的要求,更需要對事物的分析和處理能力。
方雲也知道這樣的人不是沒有,可這樣的人不說是人傑,至少都是大明社會裏的精英,怎麼會屈尊給他這個十幾歲的百戶當小弟。
「哈哈哈,你一點都不像我見過的那些酸秀才,倒是與六扇門的神捕有的一比。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以你現在的才華,光讀書已經增長不了多少見識,不如到我這裏來做些實事見效。
你別看我現在官小勢微,可正如你所說,大明現在已經有了動亂的徵兆,動亂對於百姓來說是災難,但是對於我這樣的武官來說就是機會,這大明早晚會有我的一席之位,而且這一天也不會太久。」
說完,方雲笑着說道,不過他總感覺有些怪怪的,按理來說自己是老闆,應該是王永民向他介紹自己的優點才是,可現在卻反過來了,他這個老闆先像未來的員工做了報告。
王永民對方雲說那番話的時候,心裏其實也有這個想法,只是作為一個讀書人,他還有一些矜持,如果方雲不邀請,以方雲現在的身份和地位,他也不會主動開口。
王永民早在幾年前就是秀才了,秀才雖說有些身份,可想要當官至少也得是舉人,就算中了舉人,也是能算是替補官員,必須要等到有官位空缺的時候才有機會補上去。
王永民也是一個有抱負的人,一心希望在這個動盪的時期做出一番事業來,可是腐朽的大明官場,讓王永民很失望。
與他同期的學子很多才學不如他的人都已經中了舉人,可自己到現在還只是一個秀才。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王永民也心知肚明,說起來都怪他這一張嘴,說話太直,針砭時弊太過血淋淋,平時注意點還好,一旦開了口,收都收不住,貢院的同學和老師對他的印象很不好,屢次參加鄉試都被故意刷下來了。
眼看着比自己小六歲的表弟方雲,都已是正六品的百戶了,王永民心裏就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
當方雲向他拋出橄欖枝時,王永民的確心動了。
雖然作為一個讀書人,王永民雖然也受到重文輕武的影響,但是他並不是一味死讀書,還一直關注着時局發展。
大明各地發生的重大事情,王永民都會想方設法的弄到資料,所以他很清楚大明如今面臨的困難,就算他當上了知縣,知府,如果手下沒兵,說話也不會管用,所以王永民武官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