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疏本手指敲着書案,眼中帶起疑惑:「你確定這份考卷不是出自宗子榮之手?會試過去已有大半月,坊間有一二考卷流出也屬正常。」
若是沒有餘有台那番話,被兩位閣老接連懷疑,曲文海怕也會生出這樣的想法。
畢竟,他之前對曲清言的話太過相信,第一反應就是有舞弊或是漏題,從未朝着其他的方向去想。
「余有台確認過那宗子榮墨卷上的字跡並非是他本人的字跡。」
「余有台當真如此說?」錢疏本猛地站起身,這倒是他們的一個機會。
「是,只是屬下昨日談過顧大人的口風,對方沒有要幫忙的意思。」
「不急,事發突然,顧恩陽怕是還有些沒想明白,待他過上一兩日派人將前後細節都探查明白,怕就要坐不住了。」
錢疏本能猜出顧恩陽此時心下的想法,不過是還存有一兩分僥倖。
「錢大人,屬下是怕有人會私下裏去尋顧大人。」
如果顧恩陽因為此事與旁人達成一致,怕是就再沒他們什麼事了。
「不會。」
錢疏本與顧恩陽同朝為官十幾載對他的為人再是清楚不過。
曲府自放榜那日熱鬧了一天後就再不接任何帖子,對外只說府中兩位小輩要準備殿試,而曲清言和曲清聞也確實需要準備殿試。
曲清聞已是二十有一,現在中進士不論是議親還是入仕都是最佳的年紀,他已經落榜了一次,若這次只能中一個同進士,他就寧願再落榜一次。
曲清言倒是比他輕鬆許多,她一向擅長自我安慰,這種時政策論文若是講求的是專業二字,那這一科中了貢士的考生也不會有幾人擅長。
畢竟這裏是資訊不發達的朝代,不論是戰事的後方策應還是洪災的預防和災後重建,都需要親自上手經歷過才能有感而發。
不然空有一身文采也是毫無用處,文章再如何錦繡也不過一篇空洞無用的辭藻。
而他們這些考生尚未入仕,又有幾人能有切身經驗?
曲清言想通這一點就格外放鬆,殿試隨緣就好,她自認單論辭藻的華麗自己不會比任何人差,她現下排名第八,哪怕有二十人都極為擅長政務,也不會將她擠出進士之列。
她的輕鬆落在曲清聞的眼中就羨慕的牙痒痒,原本放榜時得中進士的喜悅因着這份緊張已經消失不見,餘下的只有緊張。
三月初十,兄弟二人到了禮部是去填寫履歷表,在禮部大門外遇到顧若鴻以及楊建賢一行人,只不論顧若鴻還是楊建賢都冷着臉自二人身前走過,讓曲清聞格外費解。
轉眼到了三月十三,朝堂上依舊靜悄悄,顧恩陽帶着三位副考官每日準備殿試一事。
京城的各個茶樓中每日都在流傳各種小道消息,消息中多以後殿試會出的考題為主,曲文海命府中下人去抄了幾份回來,讓他們兄弟二人隨便選上一題,模擬一個對策的開頭寫上幾十行。
他們二人寫完遞到北望齋,他就帶着這兩份策論開篇再次登上了顧府的大門。
他這次目的很單純,宗子榮及旁人舞弊一事雖有,牽扯也許還很深,但影響總歸有限,這一科會試和殿試不會被廢除,那最終還是要以會試和殿試來算名次。
顧恩陽身為會試的主考官,殿試中必定要做閱卷大臣之一,哪怕其中有他的長孫在場,他也不會避嫌。
既是如此,曲文海自然是要來送卷頭,殿試糊名卻不易書,他總要想辦法讓顧恩陽熟悉一下兩個孫兒的筆跡。
他趕在這個時候登門拜訪,顧恩陽用腳趾都是猜到他此行之意,他懶得見人就將余有台打發出來。
曲文海倒是不在意是否能見到顧恩陽,只要這卷頭送入顧府,他此行的目的就已經達成。
反正,為了他的兩個孫兒他這張老臉不要也罷。
曲文海向他們兄弟二人要案頭時曲清言就已是猜到他的用意,她自是無可無不可,畢竟會試的成績擺在那裏,倒是曲清聞面上明顯帶了幾分喜意。
三月十五,殿試。
卯時前就要趕製中左門,侯點名領卷。
謹身殿中有備好的考桌,所有人席地而坐答題。
曲文海早年參加過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