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非一一與他們見禮,才弄清他們爭執的源頭。
原來三個老頭平日裏沒事可干,便湊在一塊兒喝茶鬥嘴取樂。一來二去黃老頭就炫耀起自己撿的大漏來,吹噓自己的經歷如何傳奇,價格差如何懸殊,甚至超過他們許多,不可以道里計云云。
老來樂,老來樂,越老越有童趣。三個人一塊工作了一輩子,經常因專業上的問題爭執不下。
這次也不例外。
兩個老頭當然不服,他們那可是實打實的寶貝,曾經都是震驚整個收藏界的傳奇。你一個花膠有什麼可炫耀的。何況你的東西還沒在身邊,空口白牙,誰信啊。
說到傳奇,我們不得不介紹一下那兩樣東西。
潘老頭所謂的杯子叫「成化鬥彩雞缸杯」,真的是一個傳奇。
九零年的時候,他們仨的鋪子剛剛開辦起來,急需一些貨物充斥門面。特別是水晶廠的古玩鋪子哪個沒有鎮店之寶啊,他們也想淘換一兩件珍寶。
可是這些個東西能稱得上「珍寶」的哪個不是有名有姓,來歷分明。而且價值不菲,可遇而不可求。
他們工作過的地方倒是有很多,但是能拿出來嗎?
這也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於是許多有着曲折故事的所謂珍寶紛紛登門,當然沒有一件能夠通過他們的火眼金睛,全是假貨。
不過有一日,一個四十多歲的潦倒中年上門來了,帶着一件瓷器,聲稱家傳的,母親重病,急需用錢,要價五十萬。
這種戲碼在水晶廠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當然沒有人信,但是潘老頭當真了。關鍵在於那件瓷器:成化鬥彩雞缸杯——引起了爭議。
當然如果是真的成化雞缸杯,別說五十萬,就是五百萬也有人爭搶。要知道曾經在八十年代,港島就拍賣過一隻雞缸杯,成交價超過六百萬。別說現在,就是成化之後的歷代王朝,都是有價無市,屬於宮廷專用,非常珍貴。
而這隻杯子卻讓人——吃不准。
杯子敞口微撇,口下漸斂,平底,臥足。杯體小巧,輪廓線柔韌,直中隱曲,曲中顯直,呈現出端莊婉麗、清雅雋秀的風韻。杯外壁飾子母雞兩群,間以湖石、月季與幽蘭,一派初春景象。足底邊一周無釉。底心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
整隻杯子無論從器形輪廓,胎質釉料,畫質畫風都與明清宮所珍藏的那件一般無二,只是杯底稍厚。
但問題就出在這「稍厚」上。眾所周知,成化瓷有「薄若蟬翼,輕似棉紙」的特點,什麼時候有過這麼厚大杯底了。
因此經過眾多權威評鑑,一致認為此杯為清末年間仿製品,制器水平極高,幾乎達到以假亂真地步,至於有這麼高的水平,為何將杯底做的這麼厚呢?大多數人猜測,既然是高手必傲視群雄,不甘只是仿製,就弄出這麼個差別來。
此杯雖是仿製,可在制瓷水平上還是很高的,比較少見。當然是不值五十萬高價的,幾萬塊還是有的。
可那中年大叔卻是個認死理的,一口咬死,五十萬,一分不少,這就嚇退了幾乎所有有心入手者。
但是作為瓷器界大專家的潘老有着自己的看法,他有一種強烈感覺,認為這隻杯子就是「成化鬥彩」,再加上調查之後發現杯主人的故事竟然是真的,急需用錢,這五十萬正是他們需要的醫療費用。
潘老頭害怕夜長夢多,一咬牙買了下來。這可不是小數目,他也沒有有錢的兒子,這一拍板幾乎將老頭一生的積蓄都花了進去。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有爭議,就容易引來關注,何況三個人在古玩界都是赫赫有名的。
當老頭真的買下這隻杯子後,轟動了整個京北城。知道根底的都對潘老頭的執迷不悟感到嘆息,這筆錢夠他肉痛的了,就連兩個多年好友也是埋怨不已。家裏老太太更是跟他冷戰了幾個月,因為老頭整日了都沉迷於研究這隻杯子。
如果事情僅僅到這,那就沒什麼好聊的了,峰迴路轉就在老頭孫子的出世,老頭的注意力才從杯子轉移到孫子身上。直到去年,頑皮的小孫子一不小心將他工作枱上的寶貝雞缸杯碰到了地上,雖然沒碎,但是杯底卻摔掉了一塊。老頭那個心痛啊,趕快撿起,這才發現一個大秘密。
這隻杯
485.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