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明玄法師的解釋,讓諸位恍然大悟。
「此法名為引濁淤田,對付鹵漬之地最為有效。」
明玄法師描述說,春夏時節褒水因降雨而猛漲,自流經的褒斜道諸山那裏沖刷攜帶來大量的泥土,宛如黑龍般,這些水裏的淤泥普通人不以為益,其實不然,此物最能沃土,又能殺鹽,只要放入山河堰到赤崖關的鹽漬地上,形成倒灌之勢,等到水退潮後,土地便能覆蓋厚厚一層淤泥,在其上種植稻麥,產量便會大增。
高岳雖然自現代穿越而來,但此種方法倒是首次聽說,他也感到慚愧,以前專心讀書,對稼穡之事可謂不通。
這時解善集便問法師,這種引濁淤田的法子,法師從何得知?
明玄便說,自己之前時曾入河朔方鎮,那裏的百姓已懂得在麥收完畢後,掘漳水、洺水來淤田的辦法,頗有奇效。
高岳不由得慨嘆,我唐的政府只知道收取百姓的兩稅錢和斛斗米,索取各方道的貢賦,在革新農業、授民以利的方面,做的還不如魏博、成德和幽州幾個反逆的方鎮節度使。
隨後明玄又補充說,現在整個興元府的麥收差不多結束,馬上船場、天漢樓完工後,檀越可再自興元、洋州、利州徵集兩千下三等的貧戶丁男,采諸山石塊,煉製石灰。
煉製石灰作甚?淤田完畢後,可在其上拋灑,這樣可以更有效地變鹵漬為良田。
「好,完全沒問題。」這時候穿着蓑衣立在風雨當中的高岳,因找到軍屯的便利方法而歡欣不已。
時不我待,現在距離皇帝要求出兵的時間,還差二個月時間,在此階段要動員六千白草軍,先把城牆和天漢樓完工,而後再按照法師所言,決山河堰引濁淤田!
兩日後,興元府城西南角處,在梓匠院老師傅們的指導下,被追集來的下三等貧戶,正在忙碌着,挖掘湖池,壘砌石堰,搭建船棚、懸架。
而在旁側,更多的梓匠和白草軍士卒在營造天漢樓。
整個興元府,下三等的貧戶為三千七百人,高岳為免徭役傷人,故而將他們所有人登記在簿,隨後讓縣吏游奕們分持名單,分為五番,每番服役十日即可,而上三等的富戶則要出代役錢,中三等的中等戶要出代役米,如此「人均其役」,又能不費府中錢。
而利州和洋州的貧戶們也被動員起來,前者負責搬運送入西漢水的米帛,而後者負責上津道洋州段的搬運,弄得也是有聲有色。
鑼鼓聲中,正在勞役的貧戶們聽到這聲音便曉得是府尹來巡察了,便急忙停下手中的活計,夾道歡迎。
果然高岳騎着白馬,前首處韋馱天和另外名中候官步行在前,舉着兩根銀漆的長杆,這時興元少尹身份和權力的象徵,「二杆子,二杆子......」前來勞役的貧戶竊竊私語。
當然他們更加驚奇的是,韋馱天此人渾身漆黑,鼻孔碩大,據說是崑崙奴來着,雖然先前已見過,可多看幾次,還是覺得有趣。
接下來高岳身着緋衫,登上一處土台,當即就對恭敬斂手的貧戶們發話說到:
馬上船場的工程結束後,你們要分番去城固、金牛一帶的山中,燒鍊石灰。
這話一說,貧戶群中頓時聒噪起來。
很明顯,大部分人不願意去。
「肅靜!」土台四周的游奕縣吏們大喝道,手持棍棒,腰佩橫刀,在維持着秩序。
隨後立在土台上的高岳,便明白這群衣衫襤褸的人為何不願意在農閒時去燒石灰,但他還是宣佈了「僱傭格」:「你等皆是興元府的貧戶,所以本尹不會無驅趕償役使你等,在修築船場時你等就該曉得,待遇等同白草軍,比州郡團結子弟還要強些——服十天勞役,完成指認的功後,每人可得四斗米,除去出工所食外,還能帶一斗米回去潤家。另外白草軍軍卒每年得春冬兩次衣賜,共八段中等絹布,折價為二十四貫錢,均攤到每月是二貫錢,再均攤到每旬(十日)即為六百六十文錢,現在你等出功一旬,不但可得四斗米,也能得六百六十文的衣賜錢。而入山燒石灰,僱傭格也是一樣,燒一月就是一石二斗米,二貫錢,燒三月便給三月的錢,節日時別有雜賞。」
這話一說,有一半的貧戶開始
3.引濁淤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