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既是當朝宰相,同時也算的上是大唐數的上的有錢人,他家田多地廣,尤其是人多。早在隋朝時,人家家裏就僮僕千人,那個時候李家還只是地方上的一個豪強。
而現今,李家那是宰相之家,山東新貴們的領袖,家裏的奴僕不知道有多少。李逍鼓動李績去百濟屯田,其實不過是想搭個順風船而已。
藍溪李家如今雖也擠進了大唐貴族之列,但畢竟還是體格太小了。若是李績也願意去百濟屯田,那不但會有政策上的支持,比如李績一句話,說可以讓征東水師把俘虜賣給屯田的義商,那麼屯田的奴隸就有來源了。
另外以李績的關係,到時去那邊買地肯定也方便便宜啊。再者,到那邊買地後,李家若是能挨着李績的屯堡,到時還能沾光更安全些。甚至就是去百濟,也能搭他們的船,或者說跟着他們的船隊的。
「英公,別看百濟現在還戰火紛飛的,但用不了幾年,百濟必然滅國,到時就是我大唐的州縣了。百濟可不比遼東苦寒,雖處於大海之東,但那邊的氣候跟江淮無異,田地也很肥沃,現在不搶先下手,以後那裏的土地肯定會很搶手的,到時可就沒那麼容易得到了。」李逍誘惑着李績。
土地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有種特別的誘惑力。幹什麼營生,都不如買田置地來的簡單,買地那就是旱澇保收啊。
做什麼都可能虧本,但買地最不會虧本,也是最穩定的收益,還能傳子傳孫世世代代受益,土地就是這個時代人的命根子。
皇帝就是天下最大的地主,王公貴族官僚們,哪一個不是大地主。沒有土地的人,才是這個時代最慘的人。
不過就算是李績如今貴為太傅、英國公、同中書門下三品、中書令,但在中原也不是說想買地就能買地的。畢竟,天下安定,誰也不會輕易賣地。田地買賣也是受到嚴格監管的,巧取豪奪更是容易出事。
可百濟就不同了,這可是一塊未經開發的處0女地啊。
趁着還沒有朝廷的限制之前,趕緊出手這可是最划算的。現在買地,既便宜,又好買,想買多少買多少,可以挑最好的地下手,可以連片的買地,這樣最適合耕種管理。
比起這裏一小塊,那裏一小片的碎地,多好。
想在中原買到這樣的好地,做夢吧。
而且如李逍所說的,百濟那邊的地,確實比什麼隴右河西的地好啊,氣候宜人,而且土地肥沃,特別是若朝廷征服百濟後,就不用有什麼擔憂了,畢竟三韓半島只是一個半島,除了南邊還有一個扶桑,再無威脅了。
如江淮一樣的好地,但卻無江淮百之一的價格,沒有各種限制,現在不下手,確實以後會後悔的。
李績終於和李逍達成了協議,二李一起去百濟屯田。賺錢李績其實沒太大動力了,畢竟李家的錢多的都數不過來,錢庫裏面銅錢一堆又一堆,不少錢串拴錢的繩子都因為太久沒用而爛掉了。
李家的絹帛堆的數不過來。
但李績對地比較看重,他李績兒孫不少,但也不是個個都是成器的。按他的話說,等那邊屯田有點起色後,到時就安排一個不成器的兒子過去打理,其實就是要安排一個兒子在那邊開枝散葉,從此讓李家多一個百濟房出來。
這也算是為李家做百年之計。
李逍跟李績廢這麼多話,一來是想借李績的地位拉些政策支持,二來還是想跟李績借點人和錢。
去百濟屯田、捕奴是個很冒險的買賣,買船購武器,還要招募亡命,這些都要錢。除了這些,還得趁着先機,儘量多買點地下來,到時又得購買奴隸、耕牛、農具等,這些可都不便宜。
李逍手裏現在錢是有些,但不多,買牛花了不少,辦做坊也費了許多,他想跟李績先借點。
「好說好說,不就是借點錢嘛,要多少直接說就是。」李績財大氣粗,李家很有錢,但究竟有多少錢,李績也說不清楚,反正就是非常有錢就是。
「英公,不光是借錢,還要找你借點人手呢。這去百濟屯田,可不比只是捕奴,方方面面都得要人啊。你也知道我藍溪李家以前只是小門小戶,又沒有宗族家人,沒多少能用可信之人啊。」
「沒問題,要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