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要在山林之中埋伏,因為騎兵的馬匹上不去,所以只能用步卒,劉協統計了一下麾下步卒總計還有步兵一萬八千人,其中重甲步兵一千,用來埋伏上庸和房陵兩地的兵馬足夠了。
劉協算算日期這已經是從西城出發的第五天了,閻芝應該已經早到了上用了,上庸和房陵的大軍已經也在集結之中了。俗話說得好,趕早不趕晚,大軍埋伏還需要熟悉戰場、準備滾木礌石等器具,大軍進入埋伏之地後再以逸待勞也是挺不錯的,劉協便決定明日便出軍趕往山谷設伏。
在山林之中不能生火做飯,否則漢中軍還沒埋伏道,自己先給自己來個火燒連營就完蛋了。劉協回城之後,便將自己的想法和出兵日期告知眾人,並令眾人前去準備足夠兩萬大軍食用七日的乾糧。眾人見劉協已經拿定主意,便應諾領命,各自前去準備。
次日一早,劉協令賈詡和諸葛亮統領騎兵坐鎮楊縣,自己親自統帥眾將,率領大軍前往山谷設伏。劉協來到山谷之後,又沿着山谷跑了一圈,將自己昨天想的兵力佈置的方案,結合山谷的實際地勢,又在腦子裏過了一圈,覺得完全沒有問題之後,才將眾將喊來自己身邊。
劉協看了眾將一圈,最後還是看向了鞠義,問道:「鞠將軍,你認為漢中軍中了埋伏之後,會往哪邊突圍?」
鞠義沉思片刻,回道:「回稟陛下,楊任在漢中為將多年,應該也是知兵之人,上庸和房陵兩地的兵馬中伏之後,漢中軍定然會猜到西城已失。末將料他們定不敢再前往楊縣,應該會往上庸方向突圍,回到自己老巢之中,待弄清形勢之後在做抉擇。」
這個問題很簡單,在場的眾人都能夠想到答案,眾人想到答案之後,便都猜到劉協之所以問鞠義,肯定是想讓鞠義來守上庸方向的缺口。大家都能看出來這個問題,鞠義自己自然也能看出來了。
鞠義說完之後,又對劉協拱手一拜,說道:「陛下,末將請命在北面出口之處設伏,定不讓漢中軍逃掉一人!」
劉協看了眾將一圈,最後是還是想讓鞠義來守上庸方向的缺口,畢竟鞠義的先登死士已經經過了考驗,再加上趙雲和鞠義二人都是騎兵將領,若是萬一出現點失誤啥的,讓漢中軍跑了事情就不好辦了。劉協看到鞠義自己請命,便順水推舟的說道:「好,鞠將軍既然有次信心,那北面的路口就交給鞠將軍鎮守了,鞠將軍可還有別的要求?」
鞠義見大功到手,自然不敢再提別的什麼要求了,連忙領命道:「末將謝過陛下信重,不敢再有別的要求。有末將的兩千精甲和三千先登死士,定不會讓漢中軍從北面路口逃出山谷一兵一卒!」
上庸方向路口的伏兵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南面楊縣方向的路口了。雖然漢中兵馬第一選擇是逃往上庸,但是鞠義的先登死士人手一抦強弩,實在是太特麼的嚇人了,漢中軍要是從北面突圍不出去,難說不會再強攻南面的路口。
趙雲和張繡心中雖然都想爭取這個大功,但是兩人是師兄弟、私交甚厚,兩人互相看了一眼之後,都沒有說話,而是讓劉協裁決。劉協先左看了張繡,又右瞧了瞧張繡,兩個人半斤八兩,劉協也有點拿不定主意。
張繡看着劉協在這釣着自己師兄弟,有點忍不住了,便上前一拜,說道:「陛下,北面有鞠將軍的先登死士坐鎮,自然是萬無一失。這難免最好也有強軍坐鎮,才能使我大軍減少傷亡,趙將軍麾下的一千重甲刀槍不入、弓箭難傷,足以堪當此任。末將推薦趙將軍來坐鎮難免山口。」
趙雲聽到張繡的話,本來也想上前推辭推薦張繡,但是想到自己的一千重甲步兵坐鎮南側山口的話,確實能夠減少大軍的傷亡。再加上自己作為劉協的親軍將領,平常很少能夠撈到仗打,有這一次機會不容易,自己跟張繡也算是自家人,沒必要那麼客氣,趙雲便停下了想要邁出去的腳步,感激的看了張繡一眼,沒有再上前推辭。
劉協其實心裏也是這麼想的,只是一路過來自己只剝削張繡的兵馬了,也沒有給人家好處,有些不好意思開口。既然張繡親自開口推薦趙雲了,劉協自然也就不再墨跡了,讚賞的看了張繡一眼,說道:「嗯,張將軍所言甚是,將軍能站在大局考慮,朕心甚慰。趙將軍此戰就由你率軍埋伏在南側山口處,你可敢擔當此任?」
趙雲上前對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