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李淵的大軍行進到了離霍邑郡50餘里的賈胡堡,這時候,天公不作美,開始下起了瓢潑大雨,和失戀女孩的哭泣一樣,沒完沒了,一連幾天稀里嘩啦滴。女孩不停哭泣的結果是:面部泥濘,無法見人;大雨連天的結果是:道路泥濘,無法行軍,李淵只好命軍隊原地駐紮。數萬軍馬這麼一停留不要緊,糧草不夠吃了,面臨着斷炊的危險,這是個嚴重問題,李淵趕緊派人回太原催糧,不然要餓肚子了。
要是有快遞小哥來送外賣就好了,阿嚏!
這個時候,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說突厥文盲背信棄義,要撕毀當初的聯合條約,準備聯合劉武周趁機偷襲我太原,奪取我的大本營。
不是「快樂大本營」啊,再阿嚏!
有道是屋漏偏逢連陰雨,李淵這是連陰雨偏逢「屋漏」,糧食還沒催回來,突厥沒文化滴就不講文化,要單方面要撕毀條約了,背後打槍,偷襲我太原,這可怎麼辦?是繼續南下?還是北上退守太原?
這是事關李家軍生死存亡的問題!
選錯,則大局去矣!
阿嚏阿嚏阿大嚏!
李淵面臨着起兵以來最艱難的抉擇。
他立刻召集中層以上領導幹部開會,研究「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問題,是繼續南下,還是退守太原,你們都給老人家我說說吧。
阿嚏!
裴寂作為一名長期管理皇帝准未婚妻的領導,哪裏經歷過這種場面,當即就慌了,他的意見是「撤」,理由是:下一關即將面對的對手居守險要,不容易被攻下,而且李密雖說要合作,但他的圖謀卻難以確定,難保不背後追過來踹你一腳,太原是起兵老巢,義兵的家屬都在太原,突厥沒文化滴若聯合他乾兒子劉武周攻打太原,太原必失,我軍軍心必然大亂,不如先返回救援,再慢慢籌劃今後的義舉也不晚。
裴寂的主張很有道理。
這時候,一個人卻站了出來,提出了與裴寂針鋒相對的觀點。
他主張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我們應當繼續南下攻取長安。
反正今天就是個今天了,阿嚏!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李世民同學!
他的理由是:現在的稻穀滿山遍野都是,不愁沒有糧吃?外賣送不送都無所謂,下一關的守將人為人輕狂浮躁,就算他據守險要也可以擒他,而且李密此時正在搶糧食,根本顧不上過來找我們的麻煩,而且還有那封信,他是不會來滴。還有,劉武周和突厥表面上互相依賴,實則互相猜忌,我斷定他們是不可能聯合滴,況且我們只遇到了小小的困難就班師返回太原,隨我們起義的將士怎麼會有信心繼續革命?一旦返回了太原,我們可就不是義士,而是賊寇了,又如何能保全自己?所以我們不能回,而是還要義無反顧的向長安挺進,明白?
兩個人的意見截然相反,就如同一場激烈的辯論賽,一個是正方,一個是反方。現在,該輪到李淵就兩個截然不同的意見發表意見了。
對於一名領導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不是你有能力,而是你可以在不同的意見和建議中做正確抉擇的能力,也就是做選擇題的能力。
最終,李淵經過思量,採納了裴寂的意見——撤,班師回太原。
那麼,劉文靜是什麼意思呢?
他為什麼不聽聽劉文靜的意思呢?
原來,老劉不在,他在西河郡首捷之後,就去突厥要兵馬去了。
李世民此時還想申辯,李淵卻已經下班了——回大帳休息去了,帳外還掛着「正在休息,請勿打擾」的牌子,誰也不要打擾我哦!李世民無法見到父親,就在外面扯開嗓子哭了起來,你不是不讓我進去嗎,那我人進不去,聲音進去也成!我不打擾你,讓聲音打擾你吧!於是,一個高8度的聲音就這樣忽忽悠悠忽忽悠悠飄進了李淵帳中。
這個時候,就算是冬眠的熊也被吵醒了,李淵無法休息,便坐了起來,他還沒聽李世民如此哭泣過呢,哭得他娘的太嚇人了,便趕緊把兒子叫了進來,說你這是怎麼了,我的親兒子?誰惹你了,竟哭成這樣,這不是哭得年齡了呀(除非失戀了你,阿嚏)。李世民趕緊解釋道:我們起兵打的是義旗,以拯救黎明百姓為名才起兵的,遇到這麼點困難就回去,以後誰還肯
第66章 次戰霍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