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長安風最新章節">
長安風
靖王府已有正妃,而且還是眼下如日中天的楊家女,韋清兒嫁過去自然就是側王妃。
樊川韋氏雖比不得七宗五姓那般聲名顯赫,但畢竟也是長安數一數二的世家門閥。李瑁雖然近年來雖然風頭正盛,但畢竟不是太子,韋府三房嫡女嫁入王府為妾,終究還是在韋府內部引起了許多不滿,更有甚者,甚至有人直接建議免掉這場婚事。
不過韋昭訓已經和李瑁口頭答應,韋昭訓將李瑁這尊大佛搬出,韋家也無人敢去得罪,無論心裏怎麼想的,終於還是認了下來。
韋家其他幾房的人,甚至包括韋昭訓自己都認為靖王府娶的不過是側妃,聲勢自然不會太大,聘禮之類也不會太厚,無非就是尋常慣例罷了。
可當到了靖王府迎親的那日,整個韋府的人都被驚住了。
納采、問名、納吉...一連串兒複雜的流程走完後,便是納徵,所謂納徵,即是男方下聘禮於女方。因多餘錢財有關,所以亦稱為納幣。
古往今來,無論是什麼時候,在納徵的過程中,女方總會將聘禮的數量比作男方迎親的誠意,而女方也常常會根據納徵的數量來準備嫁妝的輕重。
李瑁貴為靖王,又封天策上將,乃諸親王之首,自然和尋常的皇子不同,和李瑁聯姻,早已不是韋家三房的事情,而是整個韋家和天策府的事情,嫁妝的輕重自然也是由韋家決定的。
金一千兩,銀三千兩,錦緞一千匹,田莊一處,另加珍珠翡翠若干,韋清兒嫁妝的規模全然是按照昔年韋家女嫁於太子李亨為正妃時的半數為準的。
親王不比太子,側妃也不比正妃,按照尋常的規矩,這樣的規制也算是中規中矩了,但當靖王府的聘禮送到韋家時,整個韋家都啞然了。
聘禮的冊子上清清楚楚地寫着:錢三萬貫,蜀錦兩千匹,珠寶玉器各色十箱,良田五千畝,靖王府的聘禮折合成錢財不在十萬貫之下,世人皆傳靖王府豪富,果然半點不虛。
不過李瑁在關中統共永業田不過一萬畝,此次下聘拿出了一半,也足見李瑁對韋清兒的情誼了。
看到壽王府的厚重的聘禮,韋家人也立刻做了決定,那就是改嫁妝。不過由韋堅嫁女於太子的舊制在前,韋家也不便逾矩,於是就將韋清兒的嫁妝翻了一番,改作與原太子妃韋氏相同。
納徵之後便是問期,太史局着人測算了一番兩人的生辰八字之後,呈上了幾個上佳的良辰吉日,李瑁擇選了一番後,定在了半月後的十一月初六。
十一月初六,冬至的後兩日,正是靖王李瑁納娶側妃的日子。
李瑁所娶的乃是側妃,按理說不當動用親王婚娶的儀仗,不過好在李瑁不同於尋常的皇子,他還身兼劍南節度使之職。李瑁前往迎親所用的儀仗便是劍南節度使的儀仗。
節度使官居正二品,乃方鎮首官,節制數州,軍事專殺,威儀極盛。
正如《新唐書百官志四》所載:「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具帑持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驛則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於道左。」
單以儀仗而論,劍南節度使的威儀絲毫不在親王之下。
李瑁納娶側妃是整個靖王府的大事,按照宗室的禮儀,李瑁不得親自迎接,代表靖王府前去接親的是靖王府長史高適。
高適帶着靖王府的車駕剛到韋府,韋昭訓將韋清兒送到中門處,宮中傳旨的太監恰巧也趕了過來。
&公公,咱們又見面了。」高適拱了拱手,上前笑道。
高適是李瑁的長史,統掌靖王府一應事宜,往常與孫公公也打過交道,自然是識得的。
靖王府長史乃正四品官銜,若是尋常的四品官,孫公公是全然不看在眼裏的,但高適卻不同,他的李瑁的心腹,在李瑁跟前也是說得上話的人。
孫公公笑着還禮道:「陛下有命,現左衛將軍高長峰去職,升左衛中郎將韋昭訓接任左衛將軍,統攝左衛軍務。」
左衛將軍乃從三品軍職,左衛大將軍的副官,左衛大將軍通常不理軍
第二十八章 靖王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