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對了!」張正書在心中說了一句,耶律洪基不久於人世,這是可以確定的。所以,遼國會不會接受西夏的投降,也是兩說。不過,以遼國自大的心態,張正書認為很有可能耶律洪基會賭一把。
畢竟宋遼已經好幾十年沒有發生大規模衝突了,雙方都很克制。
這就給了耶律洪基很大的信心,因為耶律洪基不傻,雖然他不怎麼喜歡打仗,只喜歡玩樂,喜歡圍獵。可這並不妨礙耶律洪基的眼光,他知道,一旦宋朝得到了河套之地,那將會是實力上的劇變。
遼國和宋朝之間,差了什麼?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一塊低成本的養馬地罷了。當西夏和遼國聯手遏止住宋朝的馬源,就足以導致宋朝如今的模樣——缺戰馬。沒錯,其實宋朝不缺馬,民間有很多馬匹。但是這些馬匹,並不能作為戰馬,只能算做是駑馬。不堪大用不說,就連做駑馬拉車,都有點勉強了。
可一旦宋朝得了河套之地,那就是輪到遼國不好受了。
讓敵人難受,就是得利。相反,如果任由着敵人得好處,那自己的下場肯定不會好到哪裏去。不管怎麼說,遼國都應該和西夏達成協議的。明面上西夏是向遼國投降了,但遼國可能只會提供少量糧食援助而已。
這些,都在張正書的預料之中。因為遼國不可能出兵的,一旦遼國出兵,就會激化宋遼之間的矛盾,得不償失。但是,遼國會進駐河套,斷了宋朝的念想。最後,三國會找到一個平衡點,然後準備坐下來繼續扯皮了。
很無恥吧?
你想得到的,就是不讓你如願;我想得到的,我就能不擇手段去得到。你看我不順眼?有本事你打過來啊!
大體上遼國就是這麼一個心態,賭宋朝不會和它發生戰事的,可能摩擦會有點,但也不至於弄成一次大戰。沒錯,這就是賭徒心態了,玩的就是心跳。
當張正書說出自己的判斷後,周銘也很認同:「那些契丹人,都不是甚麼好人!」
張正書樂了:「朝廷里哪有好人吶?好人在朝廷里,早就死了!」
「呵,那倒是!」周銘樂得回了這麼一句。
「遼國那邊暫且不說,女真人有消息麼?」
張正書最為擔心的就是女真人了,沒人比張正書知道女真人的潛力。說實話,草原上的部族,幾十年間興衰都很正常。為什麼呢?說是女真人部落,或者說契丹人部落,哪怕是遼國,它仍然是一個多部落的王朝。草原部落就這麼個尿性,誰強大誰能獲得利益,他們就跟誰走。
這也是為什么女真人區區幾十年間就崛起的緣故了,完完全全是靠劫掠人口嗎?
並不是,而是把很多小部落都綁上了自己的戰車。等女真人覺得自己的人口能夠和遼國掰一掰手腕了,它自然就會忍耐不住了。就好像狼群裏頭狼地位一樣,是會被年輕的狼挑戰的。這是自然更替,也可以說是必然的選擇。除非草原上的王朝,都學會像漢人一樣,把部落制度先消除了。不然的話,這樣的劇情幾千年,上萬年都會這麼上演的。
這樣的挑戰,是你死我活的。張正書樂於培養一個還算強大的女真人,但他更樂意在適當的時候,把情報捅給遼國。
為什麼?自然是要遼國頭疼去啊,這就是遼國的死穴,為什麼張正書不能利用呢?
至於大宋能不能抵擋得住未來的金兵?
張正書也不敢誇下海口,但有了「天險之城」的大宋,再怎麼輸,也不至於說皇帝都被擄了去吧?
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很多時候都是無可奈何的。明知道這樣下去兩敗俱傷,但由於某種原因,還是不得不進行下去。就好似宋夏遼一樣,這還加上一個女真呢,外面還有交趾啊、回鶻啊在「密切關注」着,這樣的國際局勢,可比三國那會複雜多了。
「女真那邊須渡海才能傳回消息,是慢了些。不過,也不是沒有收穫的。最起碼女真在前一段時間,又挖了遼國不少人馬過去。」周銘也很佩服現在的女真,為了崛起幾乎是不擇手段了。
「完顏盈歌這麼能幹的嗎?」張正書倒是有點驚訝了,合該女真人崛起啊,看看這幾代女真酉長,從完顏綏可到完顏石魯,再到完顏烏古乃、完顏劾里缽、完顏烏雅束,更別說歷史上鼎鼎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