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往少了說的,章惇嚇一跳,這「億」的概念,也通過《京華報》讓整個大宋都知道了,他自然明白「億」是「萬萬」之數,哪能不嚇一跳的?好傢夥,大宋現在還指不定能有一億人不,張正書張口就說江南能養活兩億人,這不是鬧着玩嗎!
「若是兩季稻不能養活這麼些人呢?!」
章惇震驚過後,又回到了現實中,他自然是不會太上頭的。他活了這麼些個年頭,要是能信了張正書這麼畫餅,那才是活回去了。
張正書也不好拿出實例來,這會哪裏用鐵一般的事實說服章惇啊?
不過,張正書還是有辦法的。「就算養不活兩億人,一億人總可以吧?」張正書笑道,「就算是種一季稻,有這麼多的田地,也足夠了。」
章惇張了張嘴,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是啊,兩季稻的每一季產出,都和一季稻一樣,即便沒有第二季,單單是第一季稻,似乎也能養活大宋的全部人口了。「那若是糧食多了,糧價下降,那又該如何?!」
章惇提出的問題,也是很尖銳的。穀賤傷農,米貴也傷民,這簡直是一把雙刃劍。
張正書笑了,這就是宋人的歷史局限性了。哪怕是有常平倉這種東西,也是沒法利用起來。「糧食多了,則放開釀酒啊!實在不行,朝廷用常平倉收購糧食,平衡米價。再不行,那就鼓勵種植其他東西吧!這種手段,叫做宏觀調控,我那本《國富論》裏,早就提到過了,你沒細看?」
章惇沒有答話,而是低頭想了想。
良久,章惇才說道「你這所謂『西洋之學』,其實是你一家之言罷?你這一家之言,有治國安邦的野心,這叫老夫如何放心得下?!」
張正書笑了,說道「章相公似乎也不是儒學的忠實擁躉啊?以我看來,這熙寧變法什麼的,更像是法家的變革?」
章惇的眼中射出精光來「張縣令似乎話中有話?」
和聰明人講話,就是省力氣。張正書嘆了口氣,說道「依我之見,熙寧變法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王文公太想當然了,太急於求成了,所以才扯到……額才失敗的。當然了,也擋了不少人的財路,這是最關鍵的。章相公能修修補補到現在這地步,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如果章相公沒有繼承人,說句難聽的話,這熙寧變法絕對是人亡政息的。」
章惇的呼吸變粗了,顯然張正書說的實話,出乎了章惇的意料之外。
「但是,如果章相公把『西洋之學』融入進熙寧變法里的話,有沒有繼承人,這都無關緊要了。」張正書很自信地說道,「因為這是真理,是規則,如果靜下心來研究的話,你就會發現,經濟也好,國家也罷,大抵上都是按照這樣運行的。如果融入熙寧變法的話,那就會培養出繼承人,都不需要章相公你操心……」
「呵呵,張縣令好口才!」
章惇似笑非笑地說道,「但老夫說不呢?」
「誒,章相公別急着拒絕嘛,反正這熙寧變法你們也是從法家中學來的,學一下『西洋之學』怎麼了?小子還聽說過,章相公從儒學裏找到了類似的解讀呢?其實,這也不算是什麼難事了吧,當年儒學從道家、法家、墨家裏都汲取了不少精華,何必固步自封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章惇沒說話,只是打量着張正書,良久才說道「這才是你的目的罷?」
張正書被章惇唬得不輕,到底對方是百官之首,這氣場比趙煦還要強得多。
說實話,這確實是張正書的目的,就是想給儒學注入探索、創新的因素。如果儒學沒有固步自封的話,那儒學確實挺有潛力的。但儒學的弊端,就是太過崇古,認為古之聖賢都是對的,就沒有錯的。那怎麼可能,單單是孔子的黑歷史,都一堆堆的。
這就是儒家的弊端了,死鴨子嘴硬,還擅長詭辯,一點都沒有科學精神。甚至因為和墨家是死對頭,連科學技術的根基都砍斷了。
如此儒家,能從漢朝到清朝宋朝佔據中國思想食物鏈頂端,都算是奇蹟了。其實,儒學在宋朝這會,已經開始迷茫了。章惇自然不是做學術的,但他卻是實踐方向的先鋒,自然明白儒學可以學,可以看,但是用來做事,那絕對是行不通的。
「章相公,我這也是為大宋好啊,你看這『西洋之
第九百四十九章: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