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為將鬼子圍剿的網眼撕開地更大,李善本把鬼子往梁山上引,動靜搞得大大的。激戰梁山頂,到最後,活着的公安隊,全都跳崖,壯烈犧牲。
梁山,凡中國人,凡知悉中國歷史文化的外國人,都耳熟能詳的英雄的山。
梁山,中國魯西南平原大地上的一座寂寞的山,在西,是黃河,在東,是微山湖。
在歷史上,梁山八百里水泊環繞,明朝以後,黃河改道,河水北流,沒了客水,魯西南平原,漸漸地露出地面,滄海桑田,連成了如今的平原大省,千里沃土,萬里平川,梁山,也就成了湖西大平原上,最高最險峻的山了。
小說《水滸傳》,明確說梁山水泊是在山東濟寧轄境,即今天梁山縣城附近。林衝刺配滄州,在草料場附近的一座破廟裏手刃了企圖置他於死地的陸虞候、富安和一個差撥,躲到了柴進家。但是,隨着風聲日緊,柴家也不能保證他絕對安全。於是,柴進給他指了一處藏身之所:「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地名梁山,方圓八百餘里,中間是宛子城、蓼兒窪。」(一百回本第十一回)後來,晁蓋等人上山入伙。在林沖的幫助下,晁蓋取代了心胸狹窄的原頭領王倫。從此,梁山漸漸變成天下英雄最為嚮往的避難之所、造反勝地。宋江繼任頭領之後,梁山的造反事業蒸蒸日上,軍事實力達到巔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小說里描寫得很是熱鬧,處於八百里水鄉澤國之中的梁山,易守難攻,何濤、黃安、童貫、高俅,誰去攻打,誰吃敗仗。簡直是一座可以長治久安的農民起義根據地,可以跟貪官污吏充斥的官府對抗到底。
不過,若是考證起來,這梁山未必是當年宋江在招安之前一直盤踞的山頭。梁山地區雖然當年是有水泊環繞,地勢險要。但是,那裏畢竟不是什麼萬重大山,梁山主峰海拔也只有一百九十多米。「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兒窪內聚蛟龍」,當然不過是文學誇張。再說,歷史文獻記載的宋江,也並非長久盤踞一處山頭的山大王,而是轉戰各地的游擊隊首領。《東京事略?徽宗紀》雲「淮南盜宋江陷淮陽軍,又犯東京、河北、入楚海州」;又《張叔夜傳》云:「張叔夜……出知海州。會劇賊宋江剽掠至郡,趨海岸,劫巨艦十數」。可見,宋江等人的活動範圍及於今天河北、山東、河南、江蘇等省,顯然還有佔領海島的計劃。
事實上,實有其地的梁山,只是小說作者的一個寫作模型。據說,施耐庵當年,寫武松景陽崗打虎那一節,還是以自家一把椅子作為老虎模型,揣摩打虎招式的。
《水滸傳》裏還描寫了一處梁山泊,那就是招安之後,宋江就任之地楚州(在今天蘇北地區)。楚州城南門外有個名叫蓼兒窪的地方:「其山四面都是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麗,松柏森然,甚有風水,和梁山泊無異。雖然是個小去處,其內山峰環繞,龍虎踞盤,曲折峰巒,坡階台砌,四圍港汊,前後湖盪,儼然似水滸寨一般。」小說描寫這地形,酷似梁山泊的蓼兒窪,當然是為了表現宋江的內心世界:招安之後,為朝廷賣力,鎮壓其他造反集團,特別是方臘集團,損兵折將,屬下死傷慘重,他不禁懷念起當年英雄齊整的梁山泊;自己一心效忠朝廷,得來的卻是朝廷的不信任,被賜毒酒,他恨不能再上梁山泊,重新揭竿而起。只是奈何「軍馬都盡了,兄弟們又各分散」,已經反不成了。看了蓼兒窪景物,宋江馬上就將其選為陰宅,後來又安排忠如僕人的李逵死後到那裏相伴(第一百回)。一代梟雄,如此下場,頗有宿命的意味。
其實,梁山泊,何嘗不是一切造反者的根據地的代名詞呢?
梁山,只是千百年來,人們凌雲壯志的一種內心寄託所以,才千古傳閱,百年經典。
文學,說到底,是感情的舒展。
一如《水滸傳》的描述,梁山的北面是像一刀砍下去的懸崖峭壁,東西兩面山坡也很陡峭,只有南面坡度稍小,但是山路陡曲迴轉,險要狹窄,不能並行兩人。整個山峰,只有黑風口是一塊不大的較平坦的林地。
相傳,這兒是黑旋風李逵的防地,李逵閒來無事,喜歡舞一對大斧子鍛煉筋骨,於是叫手下的嘍囉,劈出這塊空地,供他一展身手,但就這塊不大的空地,經過宋江以後千餘年大大小小盤踞者的改造,早成了八卦陣,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