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告主公,雁門丁原近幾年來遲遲沒能奪回雁門關,遼請將軍發兵奪回雁門關,以解雁門關內外的漢人百姓之苦。」
張遼突然走出人群,對着上方的趙飛作揖道,兩年之前,隨着平城張雪被接到并州府這裏,張遼便順勢的認了趙飛為主公。
而這個丁原也確實奇怪,明明有能力攻取那雁門關,但就是遲遲不動,而且這一拖還整整的拖延了4年多的時間。
還未接下刺史之位的時候,趙飛和他的那三個武將就已經定下了這攻打雁門關,並順勢收回雁門郡的統治之權一事,今天張遼的提出,自然是早就計劃好的。
「大膽丁原,不僅不聽從朝廷號令歸於我并州府,更是看着雁門百姓受苦而不顧,身為并州刺史,我豈能容他,今日我便下達出征命令,奪回雁門關,收回雁門郡的控制權,你等可有異議?」
借着張遼的上訴,趙飛順勢的發佈下命令,為了表現出他內心中的憤怒,和必戰的決心,他更是已經站了起來。
「謹遵大人命令。」高順、張遼、韓東三人順勢拜下。
「我等也無異議,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些年四處戰亂,在錢糧方面,我等怕是有些不足。」
其餘的世家眾人見狀也跟着一同拜下,不過一個個的卻在心中認為這趙飛太過年青氣盛,這才剛剛登上刺史之位,便如此急迫的動兵。
打戰的事情他們不懂,但若要他們送上錢糧和兵刃,數量少了還好,要是多了,或許他們只能委婉的表示無能為力了。
既然選擇了發兵,趙飛便沒有去求這些人的意思,四、五年的時間下來,靠着各類家具的變賣,還有趙家家主趙拓的運籌掌控,打這一次戰役還是沒有壓力的。
這四年多的時間,趙飛當然沒有閒着,首先,平城趙家肯定是集體搬遷到了這并州府,使得這次出征沒有了後顧之憂。
其次,便是這兵力方面。
五年下來,韓東的手下槍兵部隊發展到了3000人,張遼的騎兵也同樣有了3000人,高順的精銳步兵雖然沒能增加多少,但也有着1000人,其它普通兵卒也增加到了8000人。
而從已經發展壯大的刺羌組織所打探到的消息來看,這丁原如今的兵力雖然有着2萬之數,但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普通兵丁,就和他的那8000普通兵丁類似。
只有其中的2000騎兵,3000步兵算是精銳。
「張遼聽令。」既然沒人反對,趙飛便直接下達了命令。
「這次出征,就由你帶領3000騎兵為先鋒,但請你記住,若是遇到丁原的騎兵部隊來挑釁,不得應戰,且放過他們,若是其它部隊,你自可視情況而定。」
「諾。」張遼抱拳應道。
「高順聽命,此次出征,我決定親自領兵,并州府城的安危,便只能交給你來護衛了,但我卻只能給你留下2000兵丁還有你的那800精銳,你可否做到?」
「高順領命,順在城在。」
高順再次鄭重的應道,雖然他的內心深處更想隨着趙飛一同出征,但他卻不會忤逆趙飛之意。
至此,這一次的出征計劃便定了下來,並且沒有一人提出反對意見,即使趙飛打算領兵親征,也沒有人反對。
到是內府的張懿、張雪在得知了這個消息後,找到趙飛勸說,但已經定下的事情,趙飛又豈會改變,更何況,這次之所以親自出征,也是有着特殊的原因在,若他不去,那他們還真不一定能夠取勝。
次日,在高順的注視之下,張遼帶着他的3000騎兵首相踏上了征程,之後,韓東、趙飛的大部隊也跟着出發。
8000的兵力,雖然說的只是去奪回雁門關的控制,但丁原的2萬兵丁卻顯然不能不去顧及,若不是趙飛有着心中那個計策,或許,他也不敢如此行事。
這次的出征,除了這些兵丁之外,還有着五個特殊的人跟着他們一起,這五個人是從王四那裏帶出來的訓鷹師,由於是第一次使用這個秘密武器,王四本人自然也跟着一起,他自然是來跟着查看在實際的戰場之上,飛鷹能夠起到的作用,好為將來的訓練提供一些經驗。
除了迅鷹師以外。
趙飛這對兵馬還有着另一